第321章 猎豹栖地

“在天气晴好、温度适宜的时候,穹顶会保持敞开,让猎豹充分享受阳光和自然通风。”李工解释道,“一旦传感器监测到日照过强或区域内温度超过预设阈值,穹顶会自动闭合,同时启动内部的微气候调节系统,为猎豹提供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当然,也可以手动控制。”

小主,

更令刘楚感到新奇的是,一条独立的、略微抬高的游客栈道,从主步道区分叉而出,盘旋向上,一直延伸到玻璃穹顶的顶部。

这意味着,游客将有机会站在穹顶之上,透过脚下坚固的透明玻璃,俯瞰整个猎豹平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上帝视角”观察这些草原精灵的日常生活。栈道的材质也是仿木纹的复合材料,栏杆则做成了粗犷的绳索与原木结合的样式。

在这条通往穹顶的栈道入口处,以及几个视野开阔的平地区域,都设置了小型的观赏平台。

平台上不仅有供游客休憩的、造型古朴的木质长椅——长椅的扶手被雕刻成了非洲象的头部造型;旁边还立着几块设计精美的电子保育宣传板。这些电子板的外框用的是仿真树皮包裹,屏幕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动态展示着关于猎豹的科普知识、青瑶山庄为保护它们所做的努力、以及当前栖息地内每只猎豹的档案信息(暂未录入)。

在一个特别显眼的位置,刘楚还看到了一个制作得极为可爱的打赏箱。

整体造型是一只用藤条编织的、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猎豹,张着嘴巴,嘴边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用儿童化的字体写着“打赏一口小肉肉嘛?”,用于游客自愿为猎豹保育项目捐款。

旁边还设有一个小小的讲解员区域,一个半月形的、用石块垒砌的台子,台面上预留了麦克风接口和放置资料的凹槽,显然是为日后安排专业讲解员进行现场科普互动做准备。

刘楚微微点头,这种将动物福利、游客体验、科普教育以及趣味互动巧妙融合的设计,正是他所追求的。

每一个细节,从宏观的生态模拟到微观的设施布置,都体现着用心与专业。这“猎豹平原”虽还未有真正的猎豹入住,但一个安全、舒适又充满野趣的家园雏形,已然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