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的上门,实在是一件太大的事。
在采访组出发之前,王亚丽和赵春华便分别打来电话,提醒他一定要“乖乖的”。
王亚丽担心坏了。
“把你桀骜不驯的那一套收一收,现在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大人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千万别拿这事儿开玩笑。”
“OKOK,我明白的。”
方星河咋可能不知道?
作为水军头子,他可太理解新闻联播的威力了——哪怕是在后面那个时代,没有普通人再看新闻联播了,介玩意仍然具备着定性和定义的终极力量。
如果放到现在,那它还兼具着中文媒体的终极传播力,收视率常年在35%以上,覆盖大约4亿人群。
不过……
新闻联播的覆盖人群基本不是方星河的目标受众。
所以这个事情更像是一个荣誉,或者也可以形容为镀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谋子上过那么多回,该挨骂不是一样挨骂。
王亚丽也是如此解释的。
“我跟台里的朋友打听过了,上面很喜欢你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具体跟内部风气有关系,你不用搞懂,总之,注意言辞,最后能保留几秒钟的镜头就是胜利。”
“收到,我知道怎么做。”
方星河转头就把从来都没穿过的校服给翻出来了,松松垮垮的裤子,简简单单的白衬衫,下摆耷拉在外面,断眉用画笔补上,再把小书包往肩上一搭,齐活儿。
采访组来得极快,县里宣传口领导陪同,直奔校园。
小王、大山、若干校领导,在校门口就开始接驾。
方星河没去。
哥们需要配合的是新闻联播这个载体,可不是你们采访组。
他不担心得罪谁,只是正常保持着日常状态。
结果,他非但没有得罪人,反而受到了记者的热情对待。
“小方!”
那是一个女记者,一上来就特别自来熟。
“我叫刘静,喊我刘姐就行,我可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带队的机会,终于可以亲自来见见你了!”
粉丝?
方星河把星光面板展开一看,果然,刘静身上闪烁着死忠粉的蓝光。
第3级,不赖不赖。
“您好,刘姐,咱们怎么开始?”
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越是在粉丝面前,越需要保持稳定。
“是这样的,咱们这次采访的主题是80后新生文学力量,破题落点在你那个《最强音》文学出版计划上,不是对你的个人专访……”
可能是因为房间里的人太多,刘静没有讲得很细致,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咱们先拍一些你在学校里的生活画面。”
“好的,我会全力配合。”
拍摄过程乏善可陈,导的导,演的演。
方星河在队列里目不斜视地做着广播体操,动作刚健有力,充满节奏和韵律。
回到教室,又开始专注学习,埋头刷刷刷做题,窗外明媚的阳光打在他的侧脸上,根根眉毛折出丝丝的晕。
如果按照要求完成各种摆拍,摄像师冲他竖起大拇指。
“真省心啊……”
80点演技,拍商业电影都能一条过的水平,用来搞这点东西,属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等到采访的时候,居然是背稿。
方哥悄悄翻起白眼——你们不知道我的外号是采访小王子吗?背稿,丢人!
但这就是现实,新闻联播是严肃新闻,每一个选题都有深刻的内因,以及完全预立的意义,不可能叫方星河信马由缰。
不过,等到采访主菜上完,外人也各自散去,刘静和方星河聊得渐渐深入。
“小方,我是你的粉丝,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当然。”
她带来整整4本《80后最强音》,扉页上,方星河特意空出来的位置,很快多出一个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水军头子没有设计艺术体签名,而是用的行书字体。
因为协调点高了之后,他对身体的控制力变得超级牛逼,练字的效率大增,硬笔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火候。
好不容易把字练漂亮了,不炫怎么行?
别的明星多半用艺术体签名,那是因为正经写字不好看,鬼画符能够叫人不明觉厉,练熟了省心省力。
方星河不需要,他打算让自己的签名变成艺术的一部分。
摄像师和文记又各自带了3本,总共10本,是他此生第一次如此“高强度”给人签名。
刘静将杂志小心收好,笑着道:“小方,你现在可是全民偶像,对于快速爆红,有没有什么感想?”
方星河挑挑眉:“刘姐,闲聊还是采访?”
“闲聊。”刘静捋一下头发,顺势瞥了一下左右,压低声量,“但也可以是采访素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你新书上市,有了扎实的作品,影响力再大一些,焦点访谈或者央一的其它节目都会再邀请你。”
嚯,这感情好。
方星河对于上什么节目有自己的思路,《焦点访谈》有机会是一定要上一次的,只是必须配合自身话题。
他可没有这种人脉,那么刘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谢谢你,静姐。”
心机boy的改口,是那样自然,既让刘静心花怒放,又没有让别人感觉突兀。
然后,他很有技巧的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