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能上电视算赚到啦

他的脑海里,全是那封邮件里的版权购买合同,还有即将与灯笼老人讨论的事情。

好不容易到了灯笼作坊,林纾停好车,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搓了搓冻得发红的双手,走进屋内。作坊里弥漫着淡淡的木屑和竹子的香气,暖烘烘的。老人正坐在那熟悉的位置上,戴着老花镜,借着昏黄的灯光扎着竹篾。看到林纾进来,老人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招呼他坐下。

林纾从兜里掏出手机,递给老人,轻声说道:“大爷,电视台给我发了份版权购买合同,您看看。” 老人接过手机,把老花镜往上推了推,凑近屏幕,仔细地看起来。林纾坐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老人的表情,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老人的目光在合同上缓缓移动,时而皱皱眉头,时而轻轻点头。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一朵绽放的菊花。他把手机递还给林纾,说道:“我扎灯笼就图个乐呵,能上电视算赚到啦。他们给的钱不少,你就答应了吧。”

林纾听了老人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为老人的豁达和善良所感动,老人不图名利,只希望自己的手艺能被更多人看到;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不能仅仅为了那笔钱而轻易做决定。他望着老人,认真地说:“大爷,这事儿我还得再想想,不能只考虑钱,也得想想您的手艺怎么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从灯笼作坊出来,林纾骑车踏上回家的路。夜色渐渐笼罩大地,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电视台编导打来的电话。林纾停下自行车,接起电话。编导热情地说道:“林先生,我们看了您的视频,觉得非常棒,想补拍一些采访内容,丰富一下节目。”

林纾握着手机,思考了片刻,婉拒道:“不好意思,我可能没办法配合补拍采访了。不过,我给您发了一段老人笑着扎灯笼的新视频,希望对节目有帮助。” 编导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地表示感谢。

挂了电话,林纾在手机上编辑好视频的简介:“非遗传承人李大爷,地址在视频第 37 秒。”

他轻轻点击发送,看着那视频图标缓缓上传,心中涌起一股坚定。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人直接找到老人,了解他的手艺,也能让老人的灯笼作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不是仅仅依赖电视台的节目。

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房间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在寂静中散发着微弱的光。他把包随手扔在沙发上,一屁股坐下,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这一天,围绕着视频侵权的种种事宜,让他心力交瘁。

他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打开电视台的账号页面,原本以为侵权视频还会堂而皇之地挂在上面,可映入眼帘的却是视频已被删除的提示。林纾微微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看来电视台在收到他的反馈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嘴角微微上扬,有那么一瞬间,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阴霾似乎都淡了几分。

紧接着,他注意到自己账号的粉丝数量竟然涨了两万。这个数字在屏幕上显得格外醒目,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看着不断增加的粉丝头像,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粉丝数量的增长无疑是对他之前创作的一种认可,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视频,关注那些被他记录下来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传统技艺;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些涨粉似乎和这次的侵权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非完全是因为自己作品本身的魅力。

就在这时,手机的系统提示音叮咚作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那接连不断的提示音,像是在提醒他这突如其来的喧嚣。林纾皱了皱眉,脸上闪过一丝厌烦。他受够了这一天被各种消息和事情牵着鼻子走,此刻他只想有片刻的宁静,专注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毫不犹豫地在设置里关掉了声音,仿佛这样就能把外界的纷扰都隔绝在外。

他起身走到电脑前,打开了视频剪辑软件,屏幕上闪烁的光影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明天要发布的素材还静静地躺在文件夹里,等待着他去精心雕琢。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所有的杂念都呼出体外,然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剪辑工作中。鼠标在素材间穿梭,他仔细地挑选着每一帧画面,调整着色彩和音效,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

窗外,寒风呼啸着拍打着窗户,屋内的林纾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

第三天清晨,冬日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懒洋洋地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林纾像往常一样,简单洗漱后,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拍摄构思。他打开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然而还没等他完全沉浸在这惬意之中,邻居王大爷便拿着一份本地报纸,匆匆朝他走来。

“小林啊,你上报纸啦!” 王大爷老远就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脸上满是兴奋。

林纾先是一愣,心中泛起一丝疑惑,快步迎上前去。“王大爷,怎么回事呀?” 他接过报纸,目光迅速扫向标题 ——《网红主播维权事件背后的非遗保护》。看到这个标题,他的心猛地一颤,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缓缓翻开报纸,一张配图首先映入眼帘。画面中,是他蹲着帮老人整理竹篾的背影,那专注的姿态仿佛时间都为之凝固。

旁边的砖头稳稳地架着手机,像是一位无声的见证者,记录着他们守护传统技艺的每一个瞬间。

他来到常光顾的早餐摊前,熟悉的香味瞬间钻进他的鼻腔。早餐摊老板是个热情憨厚的中年人,正忙得热火朝天,一手熟练地翻着煎饼,一手麻利地往碗里盛着热粥。

他的脑海里,全是那封邮件里的版权购买合同,还有即将与灯笼老人讨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