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下官先行告退。"荀彧起身拱手,"还要去处理些后续事宜。"
韩明远点头,亲自将其送到门口:"荀别驾慢走。"
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韩明远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眼神变得深沉。他转身回到后堂,重新坐回案前,端起已经凉透的茶,却没有喝。
去监察司?韩明远冷笑一声,将茶杯重重放下。这边军案涉及通敌,事关重大。狄仁杰既然出手,朝廷必然已经授意。自己这个州牧,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韩明远起身踱步到窗前。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玄州,表面上是他这个州牧在主政,可实际上呢?军权在荀彧手中,监察权在狄仁杰手中,就连州衙里的各级官吏,大多都是余瑾任命的人。
他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
"来人!"
"大人。"一名心腹幕僚快步进来。
"把门关好,取文房四宝来。"
韩明远亲自研墨,铺开信纸。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字迹流畅:
"......玄州情形,非同寻常。余瑾虽已离任,其影响力不减反增。荀彧等人把持军政要务,百姓只知有余,不知有朝廷。尤其是这次边军案,州军调动,竟不知会本官,实为僭越......"
他写到这里,又觉得措辞太过直白,便将纸揉碎,重新铺开一张。
"......玄州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此皆为前些时日余大人治理有方。然下官以为,一州之地,不宜过分依赖某一人之威望。今荀彧等人,虽才干出众,却过于依附前任,恐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尾大不掉,实为隐忧......"
韩明远放下笔,仔细审视着每一个字。这封信措辞谨慎,既点出了问题,又不显得太过尖锐。更重要的是,他巧妙地将矛头指向荀彧等人,而不是直接针对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