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密书一封递九宸

韩明远端详着荀彧那张诚恳的面孔,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原来如此。荀别驾心系玄州安危,本官甚慰。"

他的语气温和,带着几分赞许:"狄大人乃朝廷重臣,他既有判断,事急从权,亦是应当。"

荀彧微微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却见韩明远的神色忽然一转。

"不过,"韩明远放下茶杯,声音依然平和,但其中已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意味,"下不为例。调兵乃军国大事,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还望荀别驾能先知会本府一声,也好让本府心中有数,统筹全局。"

荀彧连忙拱手:"明府教诲的事,下官记下了。"

韩明远微微颔首,不再多说。他心里清楚,这番话说得已经恰到好处。既不失州牧的威严,又给足了荀彧台阶。

自从前任州牧夏承宗因私通北蛮被查办后,余瑾虽然主政玄州时日不长,却短短时间内整顿吏治,重新任命了不少官员。荀彧便是其中的干将,不仅能力出众,更是处理政务井井有条。

自己初来乍到,很多地方还真离不开他。

至于狄仁杰......韩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位监察司使虽是余瑾举荐,但其背景相对"清白"。朝中都知道他是以才学见长,并非依附某个势力。以狄仁杰的名义行事,确实让人难以直接发作。

荀彧这步棋下得妙啊。韩明远在心中暗叹:用监察司的名义调兵,既避开了自己这个州牧,又显得合情合理。毕竟谁也不能说朝廷钦差办案,州牧还要从中作梗。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韩明远心中已有了计较:玄州的局面,终究要慢慢理顺。只是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荀别驾,"他忽然开口,"本官正要去监察司了解案情。"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如常:"明府英明。此案事关重大,明府亲自过问,正合朝廷体制。"

韩明远不置可否,只是起身整了整衣冠。他知道,这一番敲打和试探,双方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