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监察司依然灯火通明。
一辆马车无声无息地停在大门外,荀彧在仆从的搀扶下走下车来。狄仁杰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荀彧,立刻快步迎上前。
"文若来得好快。"
"怀英兄深夜相邀,彧岂敢怠慢?"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踱步入内。穿过庭院,经过大堂,直入后面的密室。狄仁杰亲手为荀彧斟茶,然后屏退左右。
"怀英兄,"荀彧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元芳所言,与彧所料不差。贼人惊慌之下,无非毁证、潜逃、内讧、反扑几途。已令纪灵封城锁拿,当可保无虞。"
狄仁杰点头:"文若调度神速,仁杰佩服。有州军主力出动,贼人插翅难飞。"
"纪灵此人,虽非深谋远虑之辈,但执行力极强,最适合这种雷霆行动。"荀彧放下茶盏,"他已带人封锁城门,又分兵包围粮仓,想必此刻已经控制住局面。"
"正合我意。"狄仁杰赞许道,"文若考虑得周全。"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契。他们都明白,这种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抓捕多少人,而是要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
"账册在此。"狄仁杰取出那本染血的册子,"文若请看。"
荀彧接过,只是随意翻了几页,便合上了:"不必细看,大致已明白。"
狄仁杰微微一笑。这就是与聪明人说话的好处,很多事情无需过多解释。荀彧只看了几眼,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狄仁杰端起茶盏,目光深邃:"文若,有一事,仁杰不得不提。"
"怀英兄请说。"荀彧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你此番未通过州牧府,直接调动州军封城拿人。"狄仁杰缓缓道,"虽是事急从权,但恐怕会给那位新来的韩州牧留下口实。"
荀彧放下茶盏,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