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了一会儿,李渊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桌上的毛笔上。他伸手握住毛笔,略作思索,便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只见他的笔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不一会儿,一封信便写好了。
李渊慢慢地伸出手,将那封信轻轻地拿起,仿佛它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他的目光落在信纸上,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个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他读完信中的内容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表示赞许。信中的文字简洁明了,却充满了对收信人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卿竭诚尽力,功效特彰,远览至诚,极以嘉赏,无忧富贵也!”这短短的几句话,既肯定了对方的努力和功绩,又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后,并没有就此停下。他拿起一旁的御玺,小心翼翼地将其盖在信的末尾,使这封信成为一封正式的玺书。玺印的红色在白色的信纸上显得格外醒目,仿佛象征着这封信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这封玺书的收件人是李靖,李渊之所以如此慎重地对待这封信,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封信来化解他与李靖之间之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写完玺书后,李渊并没有将其直接送出,而是又特意写了一封手敕给李靖。
在手敕中,李渊写道:“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表达了他对过去的释怀和对李靖的宽容。李渊心中自然有他的盘算,他知道李靖虽然是个外人,但他的军事实力却不容小觑。而且,李靖现在只是李渊堂侄李孝恭的副将,就算他立下再多的军功,军权也不可能真正落到他的手中。
因此,对于李渊来说,李靖不失为一个制衡李世民的好棋子。通过对李靖的拉拢和安抚,李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方势力,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固。
之前就在窦建德被生擒的几天后,李渊在长安收到消息之后,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担忧。他深知李世民在窦建德的河北地区声望颇高,若不采取措施,恐怕自己在那里的地位会被李世民所超越。
于是,李渊当机立断,立刻派遣太子左庶子郑善果担任山东道抚慰大使,前往山东地区补选州县官员。与此同时,他还任命了一整套完整的任命班子,其中包括陈君宾为洺州刺史,以及将军秦武通等率领军队一同前往洺州。
李渊的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可以通过补选官员来巩固自己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又可以借助军事力量来确保对该地区的实际掌控。他计划让这一整套班子双管齐下,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对河北进行全面接管。
李渊心里明白,天下即将统一,但河北地区并非是他亲自率军打下来的。为了在河北树立自己的威严,他决定在《平窦建德大赦诏》中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强硬态度。
这份诏书一经颁布,便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河北百姓的怒火。李渊在诏书中的措辞严厉,完全没有顾及到河北百姓的感受,这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忽视和不尊重。原本对唐朝抱有一丝期待的河北百姓,此刻彻底被激怒了。
窦建德的大将范愿、董康买和高雅贤等人一看到李渊的诏书,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恐慌。他们深知李渊的手段狠辣,这道诏书无疑是一张死亡通知书。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亡,希望能够逃脱李渊的追捕。
在逃亡的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当他们逃到一处偏僻的酒馆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和他们一样的老兄弟。原来,这些人也都是窦建德的旧部,同样受到了李渊的通缉。
众人相见,感慨万分。他们意识到,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对抗李渊的,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找到一线生机。于是,他们开始频繁地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应对之策。
就在这一天,高雅贤面色阴沉地从怀中缓缓掏出了一张官府的逮捕令,并将其展开在众人面前。那逮捕令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