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凯旋而归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情反倒豁然开朗起来。他重新扬起笑脸,甚至比之前更为灿烂,然后兴奋地朝着父亲李渊用力招手。李渊见状,也连忙微笑着挥手回应。只是,两人的笑容看似亲切热情,实则并未抵达眼底,各自心怀鬼胎。

随后,李渊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太庙进发。进入太庙后,气氛变得庄严肃穆起来。李渊神情庄重地走到香案前,亲手点燃香火,恭恭敬敬地上香。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端起酒杯,将美酒缓缓倒入祭台之上。最后,他展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祭文,用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开始宣读。整个太庙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地聆听着李渊的诵读声,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之情。此次出征,李世民不仅大获全胜,更是俘获了敌方的两位首领,并缴获了大量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器物以及华丽的葬辂等战利品。这些象征着胜利与荣耀的宝物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太庙之中,供奉起来,以告慰祖先英灵,彰显大唐王朝的赫赫武功。

献太庙仪式圆满结束后,李渊龙颜大悦,决定于皇宫大殿内举办一场规模宏大且庄重肃穆的庆功盛宴,以此来嘉奖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的将领和士兵们。

华灯初上,宫殿内灯火辉煌,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乐师们奏起欢快激昂的乐曲,舞姬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整个宴会现场弥漫着喜庆欢乐的氛围。

待到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李渊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开始对诸位功臣逐一论功行赏。对于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李渊毫不吝啬,不仅赐予他们高官厚禄,还慷慨地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肥沃的土地和田宅。

伴随着封赏名单的逐一揭晓,整个宴会厅里的氛围犹如被点燃了一般,越来越热烈。人们交头接耳、欢声笑语不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秦王李世民!”这三个字如同具有魔力一般,让原本喧闹嘈杂得如闹市般的大厅刹那间陷入一片安静之中。

所有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样,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恐怕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骄兵悍将们,此刻竟然也都紧闭双唇,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敬畏和忌惮之色。

此时此刻,李渊坐在高位之上,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自己二儿子的强大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并非仅仅源于李世民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更是因为他在军中以及朝堂内外所积累下来的极高威望。李渊深知,如今的李世民已经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其光芒甚至盖过了身为皇帝的自己。

李渊深知此次李世民所立之功甚伟,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英勇无畏,所取得的战绩更是有目共睹。因此,他心中明白,绝不能像以往那样随意地给李世民安排一个无关紧要的官职来敷衍了事。可是,如果要将太子之位赐给李世民,那也是万万不可能之事,毕竟李建成才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一时间,李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着,苦苦思索究竟该给予李世民怎样一个合适的官职才能让人觉得自己既不亏待他的功绩,又能维持朝堂的稳定局势。

此时,在场的众人皆屏住了呼吸,静待李渊的最终决定。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可能关乎大唐的未来。李世民的脸上满是期待之色,他挺直了身子,眼神坚定地望着父亲,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封赏胸有成竹;而一旁的李建成则面露忧色,紧紧握着手中的酒杯,暗自祈祷父亲不要做出过于偏袒弟弟的举动;至于李元吉,则是一副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的模样,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与此同时,裴寂的目光在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之间来回游移,试图从他们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揣度出这一关键时刻的局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