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神色慌张的士兵匆匆赶来禀报:“秦王殿下,大事不好啦!王世充那个老贼趁着我军全力修筑壁垒之际,竟然率领大军前来进犯。而且,他们此刻已经在水边摆开阵势,看样子是要发动一场猛烈的攻击啊!”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惊。尤其是那些正在辛勤劳作的士兵们,手中的工具纷纷掉落在地,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目前青城宫的壁垒还未完全修筑完成,如果王世充选择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发起全面进攻,那么唐军恐怕很难抵挡住敌人凶猛的攻势。
唐军中的诸位将领见到这般情形,也不禁面露惊惶之色。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与焦虑。然而,站在最前方的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这些被王世充部队强大气势所震慑住的众将士们。他深知,此时此刻王世充的部队在士气上已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作为这支军队的统帅,他绝不能允许自己先乱了方寸。
于是,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喊道:“秦琼、程知节、翟长孙还有尉迟敬德何在?”
话音刚落,人群之中立刻传来四声响亮的回应:“末将在!”紧接着,四位身材魁梧、威风凛凛的大将迅速跨步而出,来到李世民面前双手抱拳行礼道。
“你们四人先调遣精锐骑兵迅速于北邙山布下阵势。”然后李世民转头看向其他人说道:“其他人随本王一同登上北魏宣武帝陵,观察郑军的一举一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世民迎着寒风观察了一阵子之后,他便胸有成竹地转身面向身旁的将士们,高声鼓舞道:“诸位不要慌张!依本王之见,王世充如今只是在做无谓的困兽之斗罢了。他们此番倾尽全部兵力前来,无非是妄图通过这一仗来扭转颓势。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一举击溃敌军。待到今日战胜之后,往后他必然再无胆量出兵应战!”
言罢,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屈突通身上。这位将军向来以坚韧不拔、善守着称,乃是众将之中最为可靠之人。于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并郑重告诫道:“屈将军,现命你即刻率领五千步兵越过谷水,主动出击王世充。一旦与敌军交锋,切记立刻释放烟火信号,以便我等知晓战况,及时策应支援。”
屈突通早已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沙场烽火,积累下赫赫战功。对于李世民那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准的战略眼光,他深信不疑。因此,当接到李世民下达的作战指令时,屈突通毫不犹豫地高声应道:“末将领命!”随后,他迅速挥动马鞭,驱使着胯下骏马疾驰而去,返回营地积极筹备即将展开的激烈战事。
屈突通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之后,李世民骑着一匹通体紫色、四蹄生风的骏马,如闪电一般疾驰到了秦琼等人精心布置的精锐骑兵阵营之中。他稳稳地坐在高大的马鞍之上,神情肃穆而专注,一双锐利的眼眸如同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远方屈突通所处的方位,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道滚滚浓烟宛如一条黑色巨龙,咆哮着冲天而起,直插云霄。那浓密的烟雾在空中翻滚搅动,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染成墨色。众人皆知,这便是屈突通事先约定好的行动信号。
见此情形,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他右手猛地抽出腰间那把寒光闪闪的佩剑,高高举起,大声怒吼道:“兄弟们,随我一起向着王世充的军阵冲杀过去!今日一战,不成功便成仁!”随着他这一声令下,身后那些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精锐骑兵们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紧接着,李世民身先士卒,一夹马腹,胯下的白马犹如离弦之箭,飞射而出。他迅速收起宝剑,拿出大弓,百发百中,所过之处,敌人纷纷惨叫倒地。在他身后,一支支长枪如林,一面面旌旗飘扬,一队队骑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屈突通他们所在的方向狂奔而去。马蹄声响彻天地,扬起漫天尘土,气势磅礴,令人胆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深知要想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摸清王世充军阵的兵力分布状况。于是,他果断地率领数十名最为精锐的骑兵,义无反顾地闯入敌阵之中。他们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犹如一把利剑直直插入敌军腹地,一直冲杀到敌阵后方才拉住马的缰绳止住脚步。在这一番惊心动魄的冲锋过程中,李世民及其麾下的骑兵们奋勇杀敌,斩杀众多敌军,使得王世充的军队陷入一片混乱。
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前方出现一条长长的堤坝阻碍了前进道路,李世民和其他众骑兵被迫分散开来。关键时刻,只有将军丘行恭始终不离不弃地紧跟在李世民身旁。就在这时,数名王世充的骑兵发现了落单的李世民,立即如饿狼扑食一般凶狠地追击而来。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冷箭射中了李世民的坐骑。只见一支利箭如流星赶月一般射中了它宽阔结实的胸膛。随着箭头深深地嵌入血肉之中,这匹威风凛凛的战马发出了一声凄厉而又悲壮的惨叫,仿佛整个战场都能听到它的痛苦呼喊。刹那间,它强壮有力的双腿猛然离地,高高扬起前蹄,仰头向天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长啸。
说时迟那时快,李世民眼疾手快,迅速放下手中那张巨大的弓箭,双手紧紧拉住缰绳,用尽全身力气试图控制住受惊的战马,以防自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甩落马下。然而,此刻战场上的形势已然变得岌岌可危、万分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