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李世民那步步紧逼、气势汹汹的态势,王世充此刻真是感到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尽管窦建德已然应允会派遣大军前来支援,然而其率领的队伍却宛如蜗牛一般缓慢前行,至今仍未抵达。而李世民则早已率领着唐军进驻到了青城宫,并开始马不停蹄地修筑起坚固的壁垒。
此时此刻,王世充别无他法,只得终日焚香祷告,祈求上苍能再次眷顾于他,赐予他如同往昔击败李密那般的绝佳机遇。毕竟,如今的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若不能尽快扭转乾坤,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道路无非只有两条:要么屈辱地举白旗投降;要么便在这城中活活饿死。
二月初春,寒风凛冽,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笼罩在了一片洁白之中。王世充身披厚重的披风,率领着一众部将站立在高高的城墙上,目光凝重地眺望着远方。
只见远处的平地上,唐军正如火如荼地忙碌着,他们扛着木材和石头,来来往往地穿梭于营地之间,一座坚固的壁垒正逐渐成形。王世充眉头紧皱,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起来,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李世民果然名不虚传,行动如此迅速果断。
这时,他身旁的一名部将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啊,您看那李世民的大军已然在青城宫热火朝天地修筑起壁垒来了。依末将之见,眼下正是咱们趁虚而入、主动出击的绝佳契机啊!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待他们的防御工事修筑完毕,到时候咱们可就陷入被动了。以咱们目前的兵力和粮草储备,恐怕除了乖乖投降之外,就只能坐以待毙,被活活饿死!”这名部将越说越是心急如焚,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眼中满是对当前紧迫形势的忧虑与焦急。
王世充听后,微微颔首,但并未立刻做出回应。他深知此时贸然出兵风险极大,然而若不采取行动,确实也如部将所言,局势将会越来越不利。一时间,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当中……
“是啊,父皇!想当年,您仅凭借一场战役不就扭转乾坤把李密的瓦岗军给击溃了么?儿臣相信以您的英明神武,此番定能再度力挽狂澜,击退来犯唐军!”王玄应亦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地向父亲建言献策,言语之中流露出对王世充过往辉煌战绩的无限敬仰以及对当下困境的深切担忧。
王世充面色凝重,双眉紧蹙,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他深知眼前局势已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若不拼死一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去迎接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
他立刻传令下去,紧急召集麾下诸位将领前来商议军机大事。不多时,将领们便纷纷赶到营帐之中,个个神情肃穆,严阵以待。王世充站在帅案前,环视众人一圈后,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道:“诸位将军,如今敌军压境,形势紧迫。吾等唯有背水一战,方能有一线生机。明日黎明之前,朕欲在此举行一场盛大而庄重的誓师大会,鼓舞士气,激励众将勇往直前!”
将领们闻言,皆轰然应诺,表示愿效死命。紧接着,王世充便开始着手筹备誓师大会之事。一时间,整个军营内忙得热火朝天,士兵们忙着搭建高台、布置会场,旌旗猎猎,迎风招展;锣鼓声震天动地,激荡人心。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王世充身着金甲蟒袍,威风凛凛地登上高台。台下,两万余名将士整齐列阵,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台上的主帅。
王世充深吸一口气,然后运足中气,大声说道:“将士们!今日之战乃是决定吾等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役!想当年,我军对阵瓦岗军之时,何等英勇无畏,最终一战而定乾坤!而今,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我们亦要毫不退缩,奋勇杀敌!此次,吾等必能复制昔日辉煌,大败唐军,重振我大郑国威!”
小主,
说到此处,王世充情绪愈发激昂,振臂高呼道:“大败唐军,复我国威!”
“大败唐军,复我国威!”台下的将士们受到主帅的感染,齐声呐喊起来。那呼喊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苍穹,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誓师大会结束后,王世充毫不迟疑地翻身上马,手中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宝剑,高声下令道:“出发!”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万精锐兵马犹如猛虎出山一般,气势磅礴地趁着夜色从方诸门汹涌而出。马蹄声响彻大地,扬起漫天尘土。
王世充率领着两万多的精锐部队沿着旧马坊的墙垣沟堑一路疾驰而去。途中,王世充不断观察地形,巧妙地利用地势之利,指挥军队迅速前进。很快,他们就抵达了水边,并迅速摆开阵势,严阵以待。
就在此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地上,映照出李世民那高大而威严的身影。只见他身着铠甲,腰佩宝剑,正带领着众多将士们仔细地巡查着壁垒的修建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