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缅甸南部决战

第177章 缅甸南部决战

自敏东被俘后,缅甸局势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平定。敏东的弟弟觉伦,这位自幼投身军旅,作战经验丰富、性格坚毅且心思缜密的将领,迅速扛起了抵抗的大旗。他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发誓要为兄长挽回败局,在他的号召下,缅甸各地残余势力再度集结起来。缅甸军队大多还配备着冷兵器,觉伦心里清楚,和拥有先进武器的大明共和国军队硬拼,毫无胜算,便依靠当地人对丛林、热带地区地形的熟悉,以及部分受其蒙蔽的老百姓的支持,与我军展开周旋。

王浩率部历经艰难追击,还没得到充分休整,干粮和清水的补给都已见底,将士们面容憔悴、疲惫不堪。可一想到此次出征关乎大明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与战略发展,关乎国内人民的未来福祉,大家的脚步便不曾停歇。此时得知觉伦将部队转移到了曼德勒附近的山地。此地山峦起伏、丛林茂密,是天然的防御堡垒。王浩深知,觉伦选择此处,就是想利用复杂地形和他们长期对抗。但为了大明共和国的利益,战争容不得丝毫懈怠,王浩毅然决定,即刻率军追剿。

抵达山地边缘,王浩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这片易守难攻的地形,心中暗自谋划。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王浩将各营营长召集至跟前,有条不紊地部署道:“这山地地形复杂,正面进攻只会陷入被动。一营正面佯攻,吸引敌人主力;我亲自率二营、三营从两侧迂回包抄,务必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我们肩负着大明共和国的使命,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必须拿下这场胜利!”营长们领命而去,各自回营准备作战,心中都满怀着为国家而战的决心。

战斗拉开帷幕,一营率先从正面发起佯攻。“冲啊!为了大明共和国!”我军战士们呐喊着冲锋,手中的八一式自动步枪不断喷射子弹,枪炮声震耳欲聋。觉伦在山顶听到激烈的枪炮声,立刻将大量兵力调往正面防守,大声命令道:“给我狠狠地打,绝不能让侵略者踏进一步!”缅军士兵们依托着用巨石和原木构筑的工事,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躲避着我军的火力。他们从小就在这片山林间穿梭,熟悉每一处山坡的坡度、每一片树林的遮蔽,知晓哪里有隐蔽的沟壑可藏身,哪里有突出的岩石能作为天然盾牌。每当我军的子弹扫射过来,他们总能迅速在山林间找到最佳的防御和反击位置,这使得我军的推进十分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我军是军纪严明的钢铁之师,心中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没有一人退缩。

与此同时,王浩亲率二营、三营,沿着山间蜿蜒曲折的小路,从两侧小心翼翼地迂回包抄。战士们在密不透风的丛林中艰难前行,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闷热的环境让人喘不过气来。蚊虫成群结队地叮咬,每一次叮咬都带来一阵瘙痒和刺痛,荆棘划破了他们的皮肤,鲜血直流,但一想到国内翘首以盼的人民,没有一个人发出抱怨。他们脚步轻盈,尽量不发出声响,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却浑然不觉。王浩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大家小心点,千万不要暴露行踪,我们要给敌人致命一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共和国的战略发展,为了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

然而,由于部分当地百姓被觉伦的宣传所蒙蔽,给缅军通风报信。当我军在密林中艰难行进时,缅军常常能提前得知我军的行动路线,迅速做出应对。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设下埋伏,有时突然从隐蔽的山洞中冲出,山洞的位置十分隐蔽,洞口被藤蔓和枝叶遮挡,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他们挥舞着长刀、长矛,趁我军不备发动袭击,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瞬间打破山林的寂静;有时又在狭窄的山路上滚下巨石,巨石顺着山坡滚落,带着巨大的冲击力,阻断我军前进的道路,扬起一片尘土,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战士小张就是在一次这样的袭击中,被巨石砸伤了手臂,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袖,但他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心中想着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行军,他们终于悄无声息地接近了缅军侧翼。“杀!为了大明的荣耀!”随着二营营长一声怒吼,战士们如猛虎出山般冲向缅军。缅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瞬间阵脚大乱。“怎么回事?侧翼怎么会有敌人?”觉伦大惊失色,但他迅速镇定下来,手持双枪,亲自冲锋陷阵,高声呼喊着:“为了缅甸,为了我们的家园,跟我冲!”在他的鼓舞下,原本慌乱的缅军士兵们重新鼓起勇气,依托地形,与我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伤亡不断增加。我军战士小李,在战斗中腿部不幸受伤,子弹擦过他的大腿,鲜血染红了他的裤腿。但他咬着牙,对身边的战友说:“我还能打,不能给咱部队丢脸!为了国家,这点伤不算什么!”他强忍着疼痛,端起八一式自动步枪,继续向缅军射击,每一次射击都带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眼神中透着坚毅与不屈。缅军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身边的战友接连倒下,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听到觉伦的呼喊,又鼓起了勇气,握紧手中简陋的武器,呐喊着冲向前去,尽管他的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但为了守护家园,他依然没有退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基层机枪火力组与步兵紧密配合,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三人战斗小组依照战术灵活穿插,在枪林弹雨中寻找敌人破绽。进攻的战士勇猛无畏,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吸引着缅军的火力,他们的呼喊声在战场上回荡,盖过了枪炮声;掩护的战士则隐藏在粗壮的树干或巨石后,眼睛紧紧盯着敌人的动向,精准射击,为战友提供支援,每一颗子弹都带着为国家而战的使命射出;支援的战士及时穿梭在战场上,躲避着敌人的火力,补充弹药,确保战斗持续不断。各连连长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不断寻找并突破缅军防线的薄弱点,一心想着为国家开辟胜利之路。

“一组吸引火力,二组从侧翼迂回,三组准备支援!为了大明共和国,冲!”五连连长张珏山大声指挥着。在他的指挥下,五连的战士们如同一台精密的战斗机器,高效地运转着,不断向缅军阵地推进。缅军虽大多手持冷兵器,但凭借着对地形的了解,他们能迅速转移阵地,躲避我军的火力压制,利用树木、岩石作为掩护,顽强抵抗。他们在树林中灵活穿梭,从一棵树后转移到另一块岩石旁,使得我军的每一次推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战友的受伤或牺牲。但我军将士牢记使命,毫不退缩。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军的战士们开始投掷手榴弹。一颗颗手榴弹如黑色的流星,划过硝烟弥漫的天空,在缅军阵地中爆炸,火光四溅,土石横飞。“炸死这帮家伙!为了大明的未来!”战士小王大喊一声,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缅军。爆炸的气浪将缅军士兵掀翻在地,掀起一片尘土,为进攻的战友开辟出了一条短暂却宝贵的道路。有的战士趁着爆炸的瞬间,迅速起身,端着枪向前冲锋,他们的身影在火光和硝烟中显得格外英勇,心中只有为国家夺取胜利的信念。

在激烈的战斗中,觉伦并不甘心失败,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计策扭转局势。他看着夜色渐渐降临,心中有了主意。觉伦挑选出一支由军中精锐组成的敢死队,趁着夜色,突袭我军的弹药库。敢死队成员个个身手敏捷,他们在黑暗中如同鬼魅般悄然接近,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们熟悉这片山林在夜晚的模样,知道如何避开月光下的暴露点,沿着最隐蔽的路径前行。“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弹药库,一定要速战速决!”觉伦低声而又严肃地对队员们说道。

负责守卫弹药库的战士们听到细微的动静,立刻警觉起来。“什么人?口令!”一名哨兵大声喊道。觉伦等人没有回应,瞬间发起攻击。双方迅速展开激烈的近身搏斗,喊杀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月光下,刀光剑影闪烁,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不断有人倒下。“不好,弹药库遇袭!”一名守卫战士连忙向王浩报告。

王浩得知弹药库遇袭,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立刻派出一支增援部队。“快,务必保住弹药库!这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大局!”增援部队在夜色中狂奔,脚步声急促而杂乱。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不顾树枝划破皮肤,不顾脚下的崎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住弹药库。他们及时赶到战场,与守卫战士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觉伦的敢死队逐渐陷入困境,队员们一个个倒下,但觉伦仍奋力抵抗,他怒吼着:“跟他们拼了!”然而,无奈寡不敌众,觉伦只得带领残部突围。

觉伦并未放弃,他又将部队转移至仰光附近,企图利用港口的优势,获取外部支援。他站在海边,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得到援助,我们一定能反败为胜。”海风呼啸着吹过,掀起他的衣角,他的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焦虑。

王浩率军赶到后,迅速对仰光形成包围之势。他一方面加强陆上封锁,在各个要道布置兵力,防止觉伦突围;一方面电令南洋舰队封锁港口,切断觉伦的补给线。“绝不能让他们得到一丝支援,困也要把他们困死。这是为了大明共和国的战略发展,为了国家的未来!”王浩对海军将领说道,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陆地上,士兵们在要道上筑起工事,日夜坚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海面上,海军舰艇巡逻着,严密监视着港口的动静,一旦发现有船只试图靠近,便立刻拦截。

在长期的围困下,觉伦部队的物资逐渐匮乏,士兵们饥肠辘辘,士气低落。觉伦看着士兵们疲惫的面容,心中十分焦急,但仍不断鼓舞士气:“大家再坚持坚持,我们一定会等到转机的!”他组织部队发动多次突围,但都被我军凭借坚固的防线和顽强的意志击退。每次突围,缅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场上留下了他们的尸体和伤员的呻吟。

最终,在一场激烈的决战中,我军发起总攻。王浩站在阵前,大声喊道:“将士们,为了大明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冲啊!”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缅军阵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胜利的前奏。觉伦在战斗中身中数弹,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但他仍顽强抵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兄长报仇。

“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觉伦挥舞着手中的双枪,不断射击,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但在我军如潮水般的攻击下,他的力量渐渐耗尽,最终还是倒在了血泊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甘,但他的抵抗到此为止。

觉伦一死,缅甸王室和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大明共和国军队投降。王浩代表大明共和国接收了整个缅甸地区,缅军纷纷放下武器。

然而,王浩很快发现,要稳定缅甸局势,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缅甸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战后百废待兴,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但王浩深知,这只是开始,他和他的部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为这片土地的稳定与发展,为了大明共和国的战略目标,继续奋斗。

第177章 缅甸南部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