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半岛风云下的权谋与烽火
德川家光伫立在日本幕府那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大殿内,华丽吊灯洒下昏黄光芒,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朝鲜战场的消息,如重锤般一次次砸在他的心坎上。满清在北朝鲜的迅速溃败,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手中这20多万军队,在如此强大对手面前,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撤!必须马上撤!”德川家光猛地一拳砸在雕花精美的桌子上,眼中闪烁着决绝,“通知各部,立即着手准备撤离朝鲜南部。”他的声音在空旷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旁的幕僚们面面相觑,神色担忧。酒井忠胜,这位德川幕府首席幕僚,身着深色长袍,神色凝重,缓缓上前一步,微微欠身,恭敬说道:“将军,撤退之事固然要紧,但如何确保撤退安全,以及在撤离前尽可能多地获取南朝鲜的钱财和物资,还需从长计议啊。”
德川家光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说得对。传令下去,各部队在撤退时,务必对沿途城镇进行彻底搜刮,能带走的钱财、物资统统带走。另外,让前线将领们制定周密的防御策略,一定要保证撤退行动顺利进行。”
在南朝鲜的日军军营中,将领们接到命令后迅速聚集在营帐内商讨对策。井伊直孝,年轻气盛,身着崭新武士服,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将军,咱们真要就这么撤了?就这么放弃朝鲜,实在是心有不甘呐。我本想着能在朝鲜立下赫赫战功。”
阿部忠秋,这位德川幕府的老臣,冷哼一声,不屑道:“不甘心又能怎样?满清都败得如此凄惨,咱们若继续硬撑,不过是白白送死罢了。当务之急,是按照将军的命令,安全撤退,能捞多少是多少。”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日军将领们最终决定采用传统武士冲锋与火枪火炮配合的战术。他们计划利用武士的勇猛冲锋,打乱对手阵脚,为火枪火炮创造更好的射击条件,以此阻挡追击,争取足够的撤退时间。
与此同时,韩靖得知日军有撤退迹象后,心中暗自欣喜。他明白,这是收复南朝鲜的绝佳机会,必须牢牢把握。他迅速召集东征集团军的核心将领,在挂满军事地图、堆满文件的临时指挥部里召开紧急会议。
韩靖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缓缓移动,眼神坚定而锐利:“日军想要撤退,这是我们收复南朝鲜的大好时机。我们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一定要紧紧咬住,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一位将领担忧地说:“韩司令,日军此次撤退必定会加强防御,我们贸然进攻,会不会损失惨重?”
韩靖微微一笑,自信满满:“放心,他们的这点伎俩我早已看透。我们的战士们士气高昂,战斗力远超日军,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这时,李猛,韩靖性格豪爽、作战经验丰富的得力助手,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记说道:“韩司令,我仔细分析了情报,日军在撤退时,这几个区域的防线最为薄弱,我们可以集中力量从这里突破。”
刘强,负责东征第一集团军两个特战营的营长,接着说道:“我的特战营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执行特殊任务,比如突袭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
王克强,步兵第2营营长,沉思片刻后提出:“我们可以采用正面佯攻、突袭侧翼的作战计划。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侧翼突袭则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海,作为东征第一军的副司令员,一直沉默思考着,此时也开口道:“后勤保障方面我会着重跟进,确保前线物资充足供应,绝不能让战士们缺枪少弹。”韩靖看向李海,点头示意赞同。
韩靖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大家的建议都很好,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定出最完善的作战计划。”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民义军迅速行动起来,朝着南朝鲜的各个关键据点进发。而此时的日军,正忙着在各个城镇疯狂掠夺财物和物资,街道上一片混乱,百姓们哭声震天,对日军的仇恨熊熊燃烧。
民义军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兵不血刃地进入了汉阳城。韩靖踏入这座古老城市,心中感慨万千,决定将其改名为首尔。在他看来,“首”代表首要、第一,寓意着这座城市将成为朝鲜新的核心,引领朝鲜走向繁荣;“尔”则有一种亲切、贴近民众的感觉,象征着这座城市与百姓紧密相连。他相信,这个新名字能够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带来新的希望。
随着民义军的不断推进,与日军在釜山、大邱、光州等地爆发了激烈战斗。
在釜山战场上,炮火轰鸣,硝烟弥漫。李钢和林浩共同指挥炮兵营,站在前沿观察点密切注视日军阵地动向。林浩果断下令:“目标敌军火炮阵地,开炮!”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日军阵地,瞬间火光冲天,日军火炮阵地陷入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姜大海带领步兵冲锋在前,挥舞着手中武器,大声呼喊:“为了朝鲜的解放,冲啊!”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日军阵地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