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争端初现

燕颂 心有茅草 2978 字 29天前

燕行云的目光闪烁,只是不久之后就目光一定,心中似乎下了决断。但此时的燕行云毕竟只是在这关外的世子,谈论这些事还有些为时尚早,所以燕行云也没有接话说些什么。

见酒桌上气氛有些沉闷,燕行云略带玩笑的说道:“既然说到了亲事,张恪范公辅,你们二人的年岁都长于我,王远猷依然成了亲,你们二位是不是也要准备安个家了,不能整日住在我这总督府内啊!”

燕行云此话一出,酒桌上的氛围就轻松了起来,范公辅的笑容有些讪讪。范公辅生于天盛五年,那时前宋还没有灭亡,而今已然二十有八,已近而立之年。

按理说范家是江南一等一的大族,范公辅作为范家子嗣不应该至今未婚,只是范公辅的母亲出身不好,竟是一名歌伎,与范公辅的爹有过一段露水情缘,有了范公辅后被范公辅的父亲赎身纳妾。

这件事直接让范公辅的父亲在宗族内受了责罚,对范公辅的母亲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好在对于范公辅这个儿子还算过的去。没过几年,在范公辅年幼之时母亲便郁郁而终。

没了母亲之后,范公辅的父亲反而对这个儿子更好了几分,大概是觉着那个让自己丢脸的女子已经没了,对自己这个亲生儿子便少了几分芥蒂。

范公辅被父亲安排在正房的膝下,让范公辅进了学堂治学。那段日子范公辅过的还算舒心,只是好日子没过几年,在范公辅十七岁的时候,父亲也因病没了,之后便是狗屁倒灶的大族内部倾轧,原本对范公辅还算和气的大娘能保住自己和子女的财产就已不易,哪还顾得上范公辅。

后边这些年范公辅过的十分不易,好在总归是姓范,为了家族颜面也不可能让他去街上讨饭。年纪轻轻就连遭打击的范公辅终于知道这个世上再无人可依靠,默默的缩在家族角落里苦读,想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建立一番功业。

如此境遇,自然没人关心他的亲事,也不会有人想把女儿嫁与他。终于十年寒窗不负苦心,范公辅得中二甲进士。得中进士之后范公辅又犯了难,他的出身注定在朝廷也不会有什么前途,而回到江南吴地,境遇也好不到哪去。

得中之后,范公辅的亲祖父,也是现如今范家的家主吴国行在中书右丞相范理倒是让人给他捎了个口信,让他回到吴国进礼部做个主事。

这到不算是个坏差事,礼部足够清贵,多少人想进都难。但凡事就怕对比,前两年范公辅范家长房的一位族兄,仅仅是中了三甲,就被祖父一手安排进了户部做员外郎,到范公辅考中之时,已经升任郎中。

如此厚此薄彼,早就受尽冷眼的范公辅又怎能服气,所以他宁肯留在洛京厮混也不愿回到吴国,最终随着那个疯疯癫癫的邋遢道人张通到了辽东,成了燕行云身边的幕僚。

范公辅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倒真是要赶快成家了,回头寻一位汉家女子,最好是辽东军伍之中的武将之女,也算自己彻底在这边扎下了根。范公辅知道自己的弱势所在,自己毕竟是在世子拿下辽东之后到的,还是个外人,这这边举目无亲。

而作为自己最主要竞争对手的张恪,虽然现在是罪身,还被人施了黥刑,但显然燕行云并不在意这些,与其的关系十分亲近。而且张恪还和燕行云身边另一位大红人韩熊关系莫逆,加上之前参与了辽东之战,与现如今各军指挥使也混了个脸熟,还早早和辽东知府方之望搭班子,可以说在辽东文武两届皆有人望。

就在范公辅还在思量之际,就听一旁的张恪依然说道:“我就不牢上位费心了,我近日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正要与上位说!”

“哦?”燕行云听到张恪如此说,满心好奇,心想张恪这小子动作倒是快,自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他竟然要成亲了,赶忙满脸笑意的追问道:“是哪家的女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酒桌上其余几人也都好奇的望向张恪,王公武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这麾下哪个家中有适龄的女子,眼光倒是不差,竟这么快就把张恪这个潜在的金龟婿收入网中。

张恪也不掉众人的胃口,笑着说道:“算是辽东左卫指挥使乌达的一个远房侄女,她的父亲曾是乌达手下的亲兵,后来战死了,就剩这么一个女儿,乌达一直带在身边当亲生女儿养着。”

张恪这一番话着实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连见惯风浪的王公武都嘴巴微张。乌达的远房侄女,那岂不是女真人,张恪竟然要迎娶一个女真女子。

要知道现在这些关外的女真可跟建立金朝的女真没什么关系,金朝那些女真大族都迁入了中原,皇室贵族们被蒙古人杀的七七八八,其他的都改了汉姓成了汉人。这些关外的女真人在金朝时就是不受待见的野人,这些年蒙古人也是拿他们当奴隶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