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争端初现

燕颂 心有茅草 2978 字 20天前

往事聊罢,几人的话题就转回了燕国之内。这些天一件燕京城内的喜事也传到了辽东,那就是丞相沈熙之的长孙沈宗道与礼部尚书孟益的孙女孟芷定下了亲事,几个月后便将成亲。

对于沈孟两家联姻这种大事,按理来说定亲之后几个月就成亲实在太过匆忙了些,显得太不庄重。但沈宗道和孟芷二人早就是口口相传的一对金童玉女,孟芷的年岁也着实大了些,不能再耽搁。

在沈家登门求亲之后,听闻消息的燕维疆都在小朝会上过问了此事,笑着说让二人尽快成亲,于是这门亲事自然进展神速。

燕行云对于这二人的事也是略有耳闻,只是他在燕京时与沈宗道无甚交集,对于此事本没什么感觉。只是随着沈宗道亲事消息传来的,还有一些在燕京流传的风言,说是孟家想将孟芷的妹妹送入宫中,成为世子妃。

这下燕行云总算明白了沈熙之突然让人想孟家提亲的缘由,对于孟家的另一个女儿孟清,燕行云自然更没有什么印象,只依稀就得孟芷孟清这两姐妹似乎都随着他们的母亲参加过宫内的宴会,但燕行云连她们的模样长相都没有印象。

对于孟家想将女子送到燕行云身边这事,燕行云身边的两位谋士张恪和范公辅确实抱有完全不同的意见。

在范公辅看来,燕行云已经十八岁了,若不是这两年到了辽东不在燕京,恐怕已经大婚了,作为燕国境内的本土大族目前的领头羊孟家,倒是有这个资格谋求世子妃的位置。

燕行云若是能迎娶孟家的女子,也能将这些本土大族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对于自己日后继位大有帮助,所以范公辅对于此事是乐见其成的。

但作为之前也是河北本土大族的张恪确实抱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位曾经的世家子旗帜鲜明的反对燕行云迎娶孟家女子,甚至说燕行云不应迎娶任何以为世家大族的女子,而是应该挑选一位寒门女子作为自己日后的王妃。

对此,范公辅大为不解,“张兄,就算不去讲迎娶孟家女子的好处,自古以来娶亲也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迎娶一个寒门女子,王上那也不会答应,对于殿下的名誉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范公辅的说法,王公武和王远猷都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对此颇为认同,同时将目光看向张恪,想要知道他心中所想。

张恪面对燕行云说道:“上位,您知道我张家原也是河北的世家大族,所以我也深知世家之害。自秦汉以来,抑制豪强大族就是朝廷必做之事,先王获封不久便崩逝,王上又是一位仁德之主,燕境内的世家从未受过真正的打压。虽然老相在朝廷内一直压制着这些世家大族,但在民间,土地兼并甚行,河北之地有一半以上的农田都在这些世家大族的名下,大多还是良田。”

听到此,燕行云的眉头微微皱起,张恪接着说道:“这些世家大族都有官身爵位,名下田产皆不缴税,这也是如今燕国必须要靠朝廷的接济才能维持军力。这些年有老相的压制,河北虽然没有像齐王的山东一样流民遍地,但无地的流民和那些生活难以为继的佃户依旧不少。上位拿下辽东后,让那些商贾帮忙散播辽东有大量良田待垦的消息,仅仅半年时间跟随那些商贾和自行来到辽东的贫民已有三千之众,这还是辽东刚刚平定,关内并不清楚辽东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我们安顿好这些贫民,让他们真的能在辽东安家,日后奔赴辽东的流民会越来越多,所以抑制打压这些关内的大族,是上位之后必须要做之事。”

范公辅在一旁忍不住打断道:“张兄,你说的这些似乎与殿下迎娶孟氏女子没有太大的冲突吧,殿下去了孟家女子,也可在将来打压其他世家,顶多是在敲打孟家时会受些束缚,但这并不妨碍大局啊!张兄不要介意,你家被秦弛陷害,也不曾有其他大族出面为你祖父作保啊!”

范公辅此言颇为犀利,听得王公武都止不住皱了皱眉头,这两个世子身边的谋士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的和睦,双方之间的火药味道已经初现端倪。

对此,张恪倒是没什么所谓,只是平静的解释道:“范兄有所不知,我家祖父平日为人颇为清高,倒不是我自吹自擂,我张家得势之时也算是河北境内最为安分守己的,并无过多的兼并土地,对于底下的佃户也算公道,加上祖父身为御史大夫,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与其他的世家大族并不和睦。但那些大族对我家蒙冤之事冷眼旁观的关键还是这是秦弛与我祖父之间的互相攻讦,并不是王上要刻意打压世家。上位将来继位之后若是想抑制这些大族,他们平日里虽然互有争斗,但到时候一定会同气连枝一同抗上。”

张恪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而且上位既然选择了来到关外,依靠两辽的军民,那么将来上位登上王位,一定要给这些在关外为殿下效力的将士官员更好的前途,若是上位不向这些大族开刀,拿什么犒劳这些从龙之臣呢?总不能将燕国的另一半土地也全都分出去吧!”

小主,

张恪如此直白的话语讲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眼神一凛,范公辅和王氏父子解释眼神闪烁沉默无言。无论是他范公辅还是这么多年一直镇守辽西的王家,如此拼搏当然也想为子孙挣个前程。

就以王公武来说,一样的贫寒出身,在大虞立国之时就获封定远侯,在大虞内也是仅次于当时身为燕国公燕骥的军功勋贵。后来燕骥成了燕王,而军功卓着连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恶王公武却一直在辽西这不毛之地镇守,这些年过的着实清贫。

现如今王家将举族性命都压在了世子燕行云身上,那不成你燕行云将来继位之后,还要把王家扔在这关外的苦寒之地?不光王家,现如今关外这些站在世子身边的将领,哪个不是想着将来能够飞黄腾达。辽东知府方之望为什么愿意平掉去更苦更累的辽东接手那一堆烂摊子,不也是想着将来燕行云顺利继位,他方之望能跟着一飞冲天,将来能够进入中书六部大展宏图。

不把那些站着位置的世家大族们踢开,燕行云这些两辽的班底将来何处安放,你燕行云若是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将来哪个又会为你卖命,指望那些自辽金开始就首鼠两端,整日里待价而沽的世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