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伯安领兵征伐数十年,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绝境。
没办法,此时强取上庸,本就是火中取栗,各方都不会愿意将这座经营百年的大城,以及城中数十万人口拱手相让!
姬伯安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可奈何。
为今之计,只能退回安康,返回平都,在宗正的支持下,正式接替姬伯越,成为巴君。
“下令全军,将上庸城的所有城门全都拆掉!然后退出上庸!”姬伯安冷笑,你们不是都想要么?那就给你们!你们自己去拿吧!
副将领命,下去执行。
此时上庸城里,庸国军残兵和各支汉国组织的民兵队伍取得联系,为了抵抗巴军的屠城和劫掠,上庸城每个角落,都在发生不同规模的战斗。
当巴军集合的号角吹响时,散落城中的巴军各支部队才恋恋不舍的放弃劫掠,向着宫城方向集结。
此时上庸的宫城里,姬伯安的队伍正在将宫城里一箱一箱的金银和刀币搬出仓库,庸君及其家眷亲属皆被捆住双手,带着脚镣,推搡着押上囚车。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忙来报:“将军,安康急报!汉中一支两千人的骑兵,绕过安康城,一路向东,已至上庸城西面,距此不足二十里!”姬伯安眉头一皱,心中暗叫不好。
当初姬伯安还在江州的时候,就曾经见识过姬长伯麾下的骑兵。
这支汉军骑兵的威力,他是更是在汉中领教过的,上庸城周边都是农田和平原,若是被这支骑兵缠上,己方步卒必然损失惨重。“加快搬运速度,立刻准备撤离!”姬伯安大声下令。
士兵们闻言,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但是依旧有大量财物和王族,来不及带走。
汉军骑兵行动迅速,很快便已兵临上庸城下,骑兵不擅攻城,抵达上庸之后,绕着上庸骑行,寻机骚扰围歼城外落单的巴军。
只见城外尘土飞扬,骑兵特有的马蹄声和士卒的喊杀声震天。
骑兵先行抵达,这就意味着,步卒就在骑兵的后面,汉中军恐怕已经绕过安康,走山路行军,其主力大约落后骑兵一日的行程。
姬伯安当机立断,收拢巴军骑兵,出城应战,自己则带着步卒主力部队和囚车、财物迅速出城,退往安康。
两支骑兵在上庸城外交锋,两军虽然都是骑兵,但巴国骑兵明显落于下风,汉军骑兵连弩,长矛,马刀覆盖了远中近三层攻击。
而巴军骑兵在姬伯安的统御下,虽然仿照汉军,配备了马鞍,长矛,短弓,铜剑。对上他国军力也确实有一战之力,但是面对正牌的汉军,完全处于下风。
这支汉军骑兵进退有度,攻击颇有章法,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这支骑兵,正是姬长伯麾下的两支骑兵部队中,从兵王一路高升上来的左庶长邓麋统领的汉中骑兵。
邓麋本身就善射,古语有云,将乃军之魂,邓麋善射的能力被这支骑兵部队完美继承。
一轮弩箭骑射,五十步外正中巴军骑兵,瞬间减员数十骑,倒下的骑兵又绊倒了后续的骑兵。
一时间巴军骑兵乱作一团,连忙拉扯缰绳,散开射击。
姬伯安在远处看到己方骑兵如此狼狈,心急如焚。
但他深知此时不能恋战,必须尽快带着主力撤离。
他咬咬牙,催促着步卒和囚车加快速度。而邓麋根本不给机会,见巴军骑兵大乱,立刻指挥骑兵展开包抄,试图将其一举歼灭。
巴军骑兵在汉军骑兵的攻势下,死伤不断,不少骑兵开始溃散逃窜。
就在巴军骑兵即将崩溃之时,姬伯安派出了一支精锐的步兵小队,手持盾牌和长枪,迅速靠近骑兵战场。
这些步兵训练有素,他们结成紧密的方阵,抵挡住了汉军骑兵的冲击和弩箭射击。
他们的加入,立即隔开了汉巴两军骑兵。
趁着这个机会,巴军骑兵得以重新集结,缓缓向后退去。
姬伯安带着主力部队终于成功撤离上庸城,向着安康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