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庸君?庸君!

姬伯越骂骂咧咧许久,突然冷静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罢了,既然姬伯安如此不识好歹,那我便亲自去安康找他算账!”鱼地大夫连忙劝阻:“君上不可,如今局势危急,您若离开鱼地,恐有不测。且庸国大军在外,我们此时内讧,只会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

姬伯越犹豫了,他何尝不知大夫所言有理,但心中对姬伯安的怨恨实在难消。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忙来报:“君上,庸国大军已经前出至郢都附近,遭遇津地守军,双方首战,楚军大败而回,秦国和汉国的军队也正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逼近庸国本土,庸君向我们发来求救信。”

姬伯越心中一凛,自己到目前为止,都是倚仗庸国的援护,如果庸国覆灭,自己将再也没有与姬长伯争斗的资格,如今姬伯安叛变自立,局势比自己想象中的的还要危急。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先放下姬伯安的叛变,召集鱼地和巫地的队伍,做好准备吧。”鱼地和巫地大夫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而庸国这边,麋卢率领着拼凑起来的军队东出,可军队士气低落,粮草也时常供应不足。

行军途中,不断有士兵逃亡。

当庸军抵达盘龙城时,初登大位的新楚王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国中精锐从各地涌向郢都。

小主,

楚国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对庸国的侵略行径义愤填膺,庸楚之间早就是世仇,庸国偷袭盘龙那处,间接气死了楚王之父,楚文王,如今正是报仇雪恨的时机。

首战,楚军诈败而归,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麋卢此时在帅帐中一筹莫展。

他何尝不知道楚军诈败,敌我态势明显楚军士气更高,自己劳师动众远赴楚国,寸功未立,现在却要面对庸军要求撤军回防的军令。

麋豹坐在下方,其他副将也都愁眉不展。

“都说说吧,秦军和汉军都出动了,楚国内乱也已经堪定,我们该何去何从?”麋卢率先发问。

麋豹沉吟片刻,起身抱拳道:“将军,如今我军进退两难。楚军诈败,必有埋伏,若继续深入,恐遭围歼。而秦国、汉国趁虚而入,庸国本土危在旦夕。末将以为……当立即撤军回援!”

帐中众将闻言,纷纷附和。一名副将拍案道:“麋豹将军所言极是!那楚军故意示弱,分明是要诱我军深入!更何况——”他压低声音,“国内那些临时征召的农夫,连兵器都握不稳,如何敌得过楚国的虎狼之师?”

麋卢闭目长叹。他何尝不知局势凶险?但想到庸君那讥讽的眼神,又觉胸口发闷。忽然,他猛地睁眼,一拳砸在案几上:“不!不能撤!”

众将愕然。只见麋卢眼中血丝密布,嘶声道:“若就此撤军,我等有何面目回见君上?楚军既敢诈败,我们便将计就计!”他手指重重戳向地图上的津地,“今夜全军渡江,直扑郢都!楚人绝料不到我们敢孤注一掷!”

帐内鸦雀无声。麋豹急道:“将军三思!郢都城高池深,楚王新立,正是君臣同心之时。我们即便侥幸破城,也必被四方赶来的楚军合围!”

“那就玉石俱焚!”麋卢突然暴喝,佩剑“铮”地出鞘半截,“自安康失守以来,君上视我如草芥。今日要么马革裹尸,要么——”剑光映着他狰狞的面容,“提着楚王的头颅回去!”

众将被麋卢的气势所慑,不敢再劝,纷纷应诺,走出账外,麋豹仰天长叹,“庸国休矣。”

于是,当天夜里,庸军趁着夜色渡江。

当夜三更,庸军主力悄然靠近津地渡口,迅速解决津地楚军之后,庸军将搜来的船只,连成浮桥,大军纷纷踏上浮桥,强行渡江。

谁知大军刚行至船只浮桥中间,忽然东岸火把如龙,战鼓震天!

郢都方向,战船密布,楚将斗廉立于战船之上,大笑:“麋卢!我家大王早知你狗急跳墙!想不到你还真的上当了!”霎时间箭如雨下,江面火光冲天。

浮桥之上,庸国军乱作一团,落水者,踩踏者不可计数。

混战中,麋豹护着麋卢拼死突围。逃回西岸时,聚拢起残兵,五万大军已折损过半。

更可怕的是,三翎骑兵带来噩耗——秦国大将蒙明已攻破庸国西大门武关,兵锋直指庸国北方重镇,商洛!汉国雷勇部从宕渠出兵,连克三城,距离上庸已经不足百里!

“完了……全完了……”麋卢跪在泥泞中喃喃自语。

突然他狂笑着抽出佩剑,在麋豹惊呼声中自刎而亡。

麋豹急急忙忙收拢了麋卢的尸体,率领残兵,一路向着盘龙城退去。

自从庸国从巴国手中窃取盘龙城之后,糜氏一族苦心经营盘龙城周边的云梦泽。

如今盘龙城城坚粮足,完全可以坚守待援,只是还有没有援军,已经不知道了。

上庸城能不能挺过这一劫,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