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怪你,下去吧。”姬长伯挥了挥手。
邓矢刚退下,邓无言匆匆赶了进来。
“君…君上,我们…我们在公子林的大营,抓到了…呃,遇到了褒国公主!”
邓无言的欲言又止,让姬长伯更烦恼了几分。
公子林大营里的褒国公主,正是姒好无疑了。
姬长伯面色犹豫,见还是不见。
公子林作乱,自己只是按照烽火约定进入褒国,本意是阻止姬伯安的巴楚联军西进。
但是公子林给自己创造的机会,确实千载难逢,夺了汉中城,褒国归入巴国,北方关中就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自己进可北上攻秦,东出攻庸,退可固守汉中,适时而动。
战略主动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褒君的自焚,让自己进入汉中的动机变得不正当,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姒好的杀父仇人。
海伦看到姬长伯犹犹豫豫的样子,最后却是代替姬长伯做了决定。
小主,
“把她带上来吧。”海伦淡淡吩咐了邓无言。
姬长伯刚准备出声阻止,毕竟有些心虚,不敢面对姒好。
但是海伦却摇了摇头,示意姬长伯安稳。
过了一会,面色苍白的姒好被带了上来。
“亡国之女姒好,拜见巴国国君。”姒好淡淡一拜。
其言语中的疏远,让姬长伯尴尬不已。
“夫君按照约定,奉烽火进关中,无意干预汉中内政。”海伦出声解释。
姒好看着海伦,良久才语气平淡的反问,“那你们为何进入汉中?攻占宫城?这也是烽火之约?”
海伦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公主误会了。我们入城,是为了平定公子林之乱。若非锦衣卫及时介入,宫城早已血流成河。至于褒君之事……我们深感痛心,但褒君自焚之举,实非我们所愿。”
姒好冷笑一声,眼中泪光闪烁:“好一个‘平定内乱’!若非巴军趁势入城,我父王何至于绝望自焚?你们……你们与公子林又有何异?”
姬长伯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姒好,我从未想过伤害褒君。入汉中,只为自保。若放任公子林勾结外敌,战火将蔓延巴蜀,到时生灵涂炭。”
姒好别过脸去,不愿看他:“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汉中已落入你手,我褒国宗庙倾覆。你……你打算如何处置我?”
帐内一时寂静。海伦轻叹一声,走到姒好身旁,握住她冰凉的手:“公主,君上愿以礼相待。若你愿意,可暂居巴国,待局势稳定,再议褒国之事。”
姒好猛地抽回手,眼中燃起怒火:“让我做亡国之囚?休想!我宁可随父王而去,也绝不向仇人低头!”
姬长伯眉头紧锁,心中挣扎。他深知,若放走姒好,她必会北上与世子汇合,届时褒国残余势力联合秦国反扑,汉中必将再起战火。可若强行扣押,又恐激起褒人更深的仇恨。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勇冠匆匆入内,抱拳道:“君上,探马来报!褒国世子已在陈仓集结褒国旧部,秦君派大将白邙率五千精兵驰援,不日将南下!”
姬长伯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果然如此……”他看向姒好,目光复杂:“公主,你可愿助我平息干戈?若你出面安抚褒国百姓,我可承诺保全褒国宗庙,世袭之权不变。”
姒好怔住了。她没想到姬长伯会提出这样的条件。宗庙存续,意味着褒国名义上仍能延续。可这……算不算背叛父王?
海伦看出她的动摇,轻声道:“公主,褒君宁死不愿百姓受战乱之苦。你若能避免更多人牺牲,他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姒好闭上眼,泪水滑落。良久,她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直视姬长伯:“我要你答应我三件事!第一,保证褒国社稷传续不绝!第二,汉中都城地位不变!第三,褒国国君必须为我姒姓血脉之后!”
姬长伯思索良久:“我不能立即答复你,送我考虑几日。”
姒好苦涩一笑:“好……我答应你。但有一事——我兄长必须安然无恙。若他战死,即便你同意,此约也立即作废!”
姬长伯沉吟片刻,点头道:“我会命前线将士留世子性命。但他若执意开战……”
“我会亲自写信劝他。”姒好打断道,“只要你同意遵守诺言。”
姬长伯缓缓点头,回了一个字,“好。”
当夜,城门处张贴着姬长伯签署的安民告示,姬长伯以姒好的名义召见褒国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