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降职的原因

这份“糟透了却不能没有”的两难,像块湿冷的布,裹着心里那点没说透的研判。

30毫米机炮的图标亮了亮,旁侧的有效穿深120mm像道冷疤,嵌在暗色调的界面里。

再往旁,14.5毫米重机枪的弹链示意图在闪,一节节黄铜色的弹体排得齐整,却透着能撕碎钢板的狠劲。这些家伙是硬通货,握在手里能壮胆,可也能烧手——威力越足,越容不得半点差池,尤其是在神经绷到极致的战场上。

目光从弹链示意图移开,落在空白的“后方联络”栏上,心里那点疑问就冒了头:那样的人,手里攥着这样的家伙,要是知道后方出了岔子,能稳得住吗?

小主,

不是随口的揣测,是沉在心里的研判。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可叶菲姆的模样总在脑子里晃——说话时眉峰爱挑,动作里带着没磨平的锐劲,连握枪的姿势都透着股急于证明的狠。再往深了想,他的年龄、他的背景,本该是往上走的势头,可肩章上的星花还停在大尉,这本身就透着反常。

战场里的军衔从不是随便挂的,尤其是有那样背景的人——要么是立了硬功往上冲,要么是栽了跟头往下压。叶菲姆显然不是前者,那剩下的可能性就明了了:一定是犯过错,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的疏漏,是能压着军衔不升的硬茬子。或许是跟上级的冲突,梗在原则上不肯让;或许是执行任务时的偏差,踩了不该踩的线;总之是让本该顺顺当当的路,硬生生拐了个急弯,把“该有的”都往后拖了。

这样的人,心里本就憋着股劲,像拉到半满的弓弦。手里的武器越硬,那股劲就越容易绷不住——后方要是出岔子,比如补给断了、情报错了,他未必会按部就班等指令,说不定会带着那挺14.5毫米重机枪,凭着一股冲劲就往险里闯。

陈树生对叶菲姆的能力,从无半分轻视。

相反,陈树生心中始终存着一份清醒的认知,那份在繁杂信息中精准剥离关键线索的洞察力,如同在迷雾里握准罗盘,从不错判方向;那份面对棘手局面时毫不迟疑的执行力,像利刃剖开缠结的绳结,从无拖泥带水;更遑论那份对目标近乎偏执的专注,能让人在枯燥的推演里熬过上百个日夜,连最细微的偏差都不肯放过。

这些特质,是常人耗尽心力也难以触及的高度。

陈树生比谁都清楚这份才干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