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爱红?”陆秋震惊,“她不是文工团的吗?怎么成了专家?”
“她在文工团的时候,就认了一个干妈,那干妈是先进标兵,技术骨干,是这次来的人里面,最重要的专家之一。”
陆秋了然,问左至历:“你给我说这个干什么?她爱来不来。”
见几个孩子都竖着耳朵在听,左至历瞪了他们一眼,拉着陆秋回了房间。
“孩子卧室就那么好?”左至历皱眉,“今天晚上在哪里睡?”
“你说呢?”
陆秋板着脸,“我先说了,方爱红来了,我也没时间伺候她!”
“谁让你伺候她了?”左至历语气也很不屑,“不用管她,我就是告诉你一声,省得她来了你还不知道这事。”
陆秋恩了一声,见他没什么话说了,扭头就往外走。
“等等。”左至历拉了陆秋一下,“今天中午吃的什么?”
他今天中午特地赶回来,结果只有赵大姐在家,陆秋连个身影都没看见。
“和韩世民吃饭呢。”陆秋故意这么说,“有意见?”
左至历眼里闪过几分不悦来,随即很快消散开,轻声点头:“你高兴就好。”
两个人说完,外面孩子们已经吃完饭,正商量着一会儿去哪里学习呢。
孩子们学习劲头大,两个大人都很高兴,左至历就拉了陆秋的手:“晚上回来,有事和你说。”
陆秋眼里带了笑,点了下头。
昨天晚上,在女生宿舍里睡的并不是很踏实。
可能习惯了身边有另一个人的身影,总会下意识地去找他。
左至历既然这么有觉悟,她就给他这个机会。
其实,陆秋也知道自己的问题,经过这件事之后,也稍微反思了一下自己。
以后,她是不是应该给左至历多一点信任呢?
左至历眼眸一直很深沉,那天香枝找陆秋的事,有人学给他听了。
本来是想调侃夫妻两个人感情好,陆秋不受蒙骗的事情,结果落在左至历的心里,却不是个滋味。
从那事情到现在,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她连询问一下都没有。
包括朱亚青在内,她也从来没吃过真正的醋。
那次她生气,他心里其实是高兴的,以为她终于在乎了。
谁想到,不过是为了孩子罢了。
陆秋低着头,又算起来排水量的事,自然没注意到左至历的眼神。
引水项目做的很快,没几天的时间,村里的地就都被浇灌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谁都开始说部队的好话来。
才几天的时间,陆秋就累瘦了一圈,人却更精神了,做事都像是带了风。
她把这些天的图纸整理一下,一边和翠竹商量着以后去工地上实习的事情。
翠竹也很开心,哪怕天天回去都被人嫌弃脏,她也特别特别开心。
而且,她觉得韩世民是个好人,一个有学问的,说话儒雅的好人。
赵大姐见陆秋回来了,递给她一块馒头,几个孩子这段时间已经和她建立了信任,基本上都爱和她玩,除了宁宁抱怨饭没有陆秋做的好吃的之外,一切都往正常的方向前进。
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赵巧梅拿着红烧狮子头去了黑市,她这一段时间总是过来,周围的人和她也熟悉起来,就有人凑过来问她:“又带的花生糖啊?”
赵巧梅拿的糖,那是来换的人相当多的,还有人因为当天没换着,第二天早早过来等她的。
赵巧梅眼睛就弯了起来:“这次不是花生糖了,想再吃什么花生糖,可得等一段时间了。”
“呦,这次是什么宝贝?”
他们的声音都是经过压低的,在这黑市里,并不突兀。
赵巧梅就给他掀开了一条缝,里面红通通的丸子露了出来,接下来就是一股浓郁的香味。
“是肉!”
在肉梭子都能当成好吃的现在,这红烧狮子头可以直接把让给香晕了。
赵巧梅四下看了看,这东西她带的不多,换东西的时候陆秋也嘱托过了,只换给那些熟面孔。
生面孔,是万万不敢换的。
赵巧梅很快就等来了她的第一个客人,这人是个有名的老饕餮,可惜这个年代能称得上美食的东西太少了,逼得他不得不四处寻找。
之前他在老郭家吃过一次酸辣粉,这老郭有什么好东西都喜欢藏着掖着,他问了好几次都没问出来从哪里拿的。
不过,上次的花生糖让他一下在老郭面前得瑟起来,美嗞嗞地在他面前晃悠了好几天。
老郭猜到他是从黑市上换的,这几天也跟着来了黑市,还从一个小姑娘手中买了些鱼丸。
那些丸子,他也尝了,怎么说呢,也只能吃个新鲜,那手艺细细品尝起来,并不是多好。
他还是等着赵巧梅。
“大妹子啊。”
两个人都包着头巾,谁也认不出来谁,平时都是通过衣服和口音来辨认。
赵巧梅就乐了:“大哥!”
她还记得这个人,出手总是很大方,买的又多,一看就是家里有钱的。
这时候,能出来自由活动的,有钱那是不行的,那些早就被关押□□了,这是出身还得好。
赵巧梅眼睛眯了眯:“你看我这次带了什么过来!”
老黄的脸就凑了过来,先闻了闻,压低声音说:“是猪肉!”
赵巧梅竖了一个大拇指。
老黄就乐了,有些期待起来。
这肉好吃啊。
赵巧梅没让他等太久,很快就掀开布,让他看了看。
“呦呵。”老黄更乐了,“不用尝,就这卖相,全给我吧!”
赵巧梅摇头:“可不能,给你四分之一,这东西贵。”
老黄心想,他还不知道这东西贵吗?
肉票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这还没到年根下呢,赵巧梅就拿了肉过来,这肯定不是种地的。
两个人心底都各怀着心思,一边讨价还价。
赵巧梅不多给老黄,老黄就缠着不走,甚至还说了要出高价。
正好,老郭来了。
老郭背着手拐进来,他先去搜寻陆夏的身影,那姑娘说了,今天会拿好东西过来。
这让他期待了好久。
本来郭老太太看上了芳芳这姑娘,想说给她那个继儿子,结果赵大姐态度并不是很热情。
她在家郁闷了好几天,逮住空就和老郭吵架,让他好长时间都不得安宁。
老郭等了一会儿,就看见老黄两眼笑眯眯地站在那里。
就算捂得严严实实,他也能认出来老黄这个东西来。
他就走上前:“这是换到什么好吃的了?”
老黄朝赵巧梅使颜色:“可别换给他。”
不用老黄说,赵巧梅就不会换给老郭。
她可是记得这个人的,和陆夏走得非常近。
陆夏此时也刚好来了,老郭立刻就不和他们说了,快走几步,问陆夏:“怎么今天来得晚了?”
他们来这里通常是天不亮的时候,为的就是安全。
陆夏眼低都是青黑,她本来想做后世经常做的烤鱼,可在家里捣鼓了半天,做出来的味道总是差点什么。
因为这个,她才来的晚了。
老郭见陆夏不说原因,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伸着脖子往她的篮子里看。
老黄也好奇地等着。
几个人目光都盯在陆夏身上,就见她从容不迫地从篮子里拿出了鱼。
鱼啊。
挨着海边住着,他们经常吃的就是鱼了。
说不失望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