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卖猪的把小猪提了起来,“看,这是从畜牧站刚拉出来的,知青们养得都可好了。”
陆秋又看了看其他小猪,发现这头小猪还真是最壮实的。
她就问:“怎么卖?”
“有票没?五毛一斤。”
赵大姐听了直咋舌。
这也太贵了,一头猪到最后也剩不下什么,平日里要喂它吃的也不少。
现在养猪的少,就是因为这个价格的原因。
陆秋也犹豫了,她早就想养头猪了,也在心里预估了价格,却还是被要票这举动吓了一大跳。
那汉子见他们犹豫,指了一头病怏怏的小猪:“要不要这个,生下来就比较瘦小,不知道能不能养活,死活不论,不要票,三毛钱一斤。”
大家都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小猪和这头大猪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大姐,还是算了吧。”
回去要是死了,可就不值得了。
“是啊,不是有肉票吗?到时候我们也能吃上肉。”
卖猪的汉子也不催,那小猪本来也没指望能卖出去。
陆秋却咬牙:“要。”
见大家都不解,她咬牙解释:“万一活了呢。”
她也觉得自己有点赌徒的心态。
主要是养猪要的票,她可能这几年都攒不够。
如果这小猪能活了,他们就赚翻了。
赵大姐拦了一下,生怕陆秋吃亏:“养不活的,你看这猪吃东西的样子,带回去也是浪费钱。”
陆秋难得固执,咬牙道:“我知道,亏了算我的。”
孙竹斓张了张嘴,想说啥又没开口。
她马上就要走了,何必再把两个人的关系弄僵了。
那边还有朱亚青拜托她的事情,到时候少不了需要陆秋答应。
“大妹子真是豪爽!”
卖猪的很快就把两只小猪绑好,问道:“送到哪儿?”
“码头。”陆立春在前面带路,“跟我来。”
买了心心念念的小猪,陆秋心情彻底好起来,带着孩子又边走边逛,最后到了废品站。
这时候的废品站,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家里的东西谁不是用到不能再用了,也没人舍得扔。
孙竹斓脸上有了笑容,废品站的人见有人专门过来找书,已经见怪不怪了,指了指那边的屋子。
“去找吧,不能拿禁书,不然咱们都得吃挂落。”
见他这么熟练,陆秋多问了一句:“也有人来这里拿书啊?”
废品站的人连头也没抬:“那当然,那些知青们总是过来,这里的书又不要票,去别的地方他们还得攒书票呢。”
陆秋脸上就跃跃欲试起来,赵大姐见状主动把宁宁和蓉蓉接过,“你们去挑吧,我就不进去了。”
她虽然认字,但是平日里哪里有时间看书。
孙竹斓早已经进去,里面的书都是杂乱的堆放着,想要从里面找到一本想要的书并不容易。
但是要是不挑的话,这些书都非常不错。
陆秋就发现了一本字帖,上面虽然已经被用过了,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再临摹着写。
孙竹斓眼睛也挑花了,和陆秋嘀咕:“你说北京有这样的地方吗?”
“应该有吧。”
“那我回去得找找。”
陆立春和左景也过来,他们眼力好,竟然很快就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
孙竹斓拿过来看了看,“这版本还是清朝再拓版的,挺珍贵的。”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从谁家里查抄出来的,这么好的东西就随便扔在这里。
他们在这里正认真找着,走进来几个说笑的男生女生,见里面还有人,也都楞了一下。
陆秋先笑了笑,那打头的男人也微笑了一下,自我介绍说:“同志你好,为人民服务!我是介庄的知青。这些人都是和我一块的。”
其他人也都点了头,陆秋伸手和他握了握:“同志你好,东边不亮西边亮,我们是岛上部队的。”
一听他们是部队的,那几个知青又看了过来。
孙竹斓突然开口问:“听你们的口音,是北京来的吧?”
刚才和陆秋握手的男人恩了一声,语气里带了几分激动,他也听出来孙竹斓的口音,是地道的京片子。
已经好长时间没听过这声音了,竟然还有些激动。
“您好同志,我叫韩世民!从北京来这里已经当知青已经有三年了!”
孙竹斓和他聊了几句,韩世民问的最多的就是北京现在的情况和政策。
在信息不发达的现代,能遇到同乡,当然是多了解一些就多了解一些了。
其他几个知青都露出羡慕的表情,他们都不是北京的,有河北来的,有河南的,还有最远的是湖南来的。
大家天南海北的聚集在这里,每天都是生产下地,知识好像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
就这样过下去,他们当然不甘心,自打知道这里能淘到书之后,便经常过来。
当然,他们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地拿禁书看,都是学术方面的,这样谁也挑不出错来。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一点点过去,韩世民草草挑了几本书,依依不舍地和孙竹斓告别。
孙竹斓拿着自己选的书,心里也是感慨颇多。
快到中午了,陆秋把书放好,带着他们到了和赵巧梅约定好的路口,张营长他们已经等在那边了。
陆秋过去,问他们:“等久了吧?”
“没,也才来。”赵巧梅看向赵大姐手里的篮子,“都卖光了?”
赵大姐点头,“都光了,陆秋手艺好。”
赵巧梅眼里的失望怎么也掩盖不住。
还以为能吃到陆秋做的东西呢。
快到中午了,大家的肚子都饿了起来,陆秋问他们:“要吃点什么吗?”
赵大姐是舍不得,她想着一会儿就要回去了,不愿意花这个钱。
赵巧梅看了看张营长,这就他一个男人,还不得请这一群人吃饭啊?到时候吃亏的不得是他们家?
她便也摇摇头,违心地说:“不饿。”
孙竹斓也没什么心情吃饭,陆秋见四周已经有人掏了东西出来吃,都是自己家蒸的,有高粱黑面馒头,也有条件好的带着烧饼火烧这些。
陆秋本来是打算在这里吃点东西的,再不济还有包子那些,没想到大家都不在这里吃,包子什么的也都卖光了。
“那我们现在就回去?”
“行。”这提议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意,尤其是孩子,早就饿的不行了。
“现在回去了人少,不用挤了!”赵巧梅安慰自己。
“对,还有你那小猪,也得早点运回去。”
一拍既合,坐船回去的时候,几个人都是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很快就到了岛上,陆秋让孙竹斓带着几个孩子先回家,她要先把小猪安顿到海边小院里。
赵大姐喊了赵大哥帮忙,“幸亏当初弄了这猪栏。”
陆秋就笑:“当时就想着养猪。”
陆秋弄了一头猪的事情,在村里着实轰动了起来。
有羡慕的,也有背后说酸话的。
张婶子今天在集市上卖了不少东西,她的小鸡一个也没剩下,乐的她见了人就说。
此时她也往陆秋家赶,想去看看那猪。
要是好养活,她也想买一头。
薛利民从地里回来,知道陆秋家里竟然买了小猪之后,只觉得胸口发闷,浑身的力气都像是被抽干了似的。
她躺在床上不想动弹,王晓磊过来问她吃什么,她也蔫蔫,“吃啥都行。”
咋想,她都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人生也没多大的奔头似的,儿子闺女生活都是一塌糊涂。
王晓磊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凑过来摸了摸薛利民的头,被她一下子甩开了。
“咋了?”王晓磊一片好心被这样对待,一下子就炸了。
“还能咋地?”薛利民的气不顺,“你天天赖在娘家,嫌你丢人呗。”
王晓磊最不能听得就是别人说她这个,她情绪比之前更要激动:“丢啥人了?我在你家住着就是丢人了?”
“怎么不丢人了?你看看村里,谁和你似的。”
“陆秋陆夏两个不比我丢人?”
“呦。”薛利民从床上坐了起来,“你少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你能和人家陆秋比?人家不可是团长媳妇了,没听人家说连猪都轻松买了一头吗?”
“我是不能给陆秋比,那陆夏呢?我总比她强吧!”
“你比人家强在哪里啊?”薛利民和王晓磊都吵架吵上了头,什么话难听往外说什么。
“我怎么比不过陆夏了?在你眼里虎子那是做什么都是好的,找的对象也都比你闺女强呗?”
她不冷不热的说,把虎子也给拉了出来。
虎子这几天心里正不得劲,好几天都没出去,觉得出去了别人就在笑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