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可见你给了他底气,让他速战速决。”
潘筠摸着下巴沉思起来:“他不会是突然反应过来我是我爹的女儿,所以就决定倚仗我吧?”
李文英点头:“毕竟你爹名声在外,而你,一定程度上也算名声在外,大家相信你们父女的人品。”
潘筠坐着没吭声,她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却一时想不起来。
李文英也不打搅她,抱着胳膊靠在一旁,扭头看着门外灿烂的阳光。
李老爷悄悄地挪过去,小声问:“李道长,我听刚才几位的意思,潘道长和杨公不是仇敌?”
李文英瞥了他一眼后道:“不是,杨公为王振求情是为了救薛大人和潘大人。”
“啊?”李老爷一脸懵:“可王振和薛大人潘大人不是仇敌吗?”
潘筠终于知道哪儿不对了,一头黑线:“杨稷犯事的证据是不是县令给的?”
李老爷点头:“是啊,当时京城的御史们来吉安,县令可是冒险把搜集到的证据交给御史,杨稷被押送京城时,举城欢庆,城中百姓给县令送了万民伞,他才没有被杨稷案牵连,只是被训诫就继续留下做县令了。”
潘筠:“他是不是还上书弹劾杨公,说杨稷这么嚣张都是杨公纵容的?”
李老爷声音立刻低了八度,小声道:“这个就不知了,我又不是官,只是普通百姓,这些官场上的事如何得知?”
潘筠哼哼两声,扭头和李文英道:“看来这位邬县令才是我的仇敌。”
李文英:“那我们现在走,不帮他了?”
“那不行,”潘筠面无表情道:“一码归一码,我对事不对人。”
想了想,她摇头叹息一声:“算了,我就不找他算账了,政斗嘛,这玩意脏的很,怎么可能干净?好在他在这件事上还算做个人,哦,不,是做个官,所以就这样吧。”
潘筠在县衙里等着县令把人抓回来。
县令当然不可能带着人直接冲上门去抓人,这其中还有好几个官职在他之上的官呢。
哦,那位右参议是他顶头上司的上司的上司,他能冲进吉安府抓人吗?
所以县令做了布置,对于没有官职的士绅,他让县尉去“请”人,其他人,他则是亲自写帖子,让人分开去送,全都约在县衙后门不远处的一家酒楼里见面。
把时间岔开了而已。
只要人来了,立刻拿下,麻袋一套,敲晕后直接从后门拖进县衙……
每个人直接相差两刻钟。
以县令对他们的了解,他们只会来迟,不会来早,所以这个时间差绝对够用。
不过,他觉得他们今天应该不会迟到太多,因为,他在信里暗示了尸坑的事,并表示自己拿到了一些证据。
这些证据似乎不利于大人,所以,大人,来谈一谈吗?
最先来是布政司的一位经历,这位经历是县令的顶头上司,六品。
每次县令去布政司求见他都要跟个孙子似的听训。
这一次,他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见经历大人进来,手上还握着一杯茶,只是笑了笑:“大人来了,快请坐。”
经历见状,脸色微沉,却很快收敛神色,只当不知:“邬县令怎么这时候请本官见面?”
“我以为大人已经知道了。”邬县令似笑非笑的捧起茶来喝了一口,“不然,大人怎会同意来这酒楼见我?”
不知道消息的上司,收到他的帖子,只会把他大骂一顿,然后派人来训斥他,可不会亲自来见他。
经历眉眼一沉,走上前来,直接问道:“我今日上衙后听说城郊发生了命案?”
“是,还是陈年旧案,”县令目光突然凌厉起来,直视经历:“李老爷发现了一个尸坑,我们在那尸坑里挖出来好多东西,经历大人猜一猜,都有些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