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如何利用恒星能量(下)

如此便引出了第二种方案。

说是第二种方案,倒不如说是第一种方案的升级版。

科学家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

既然恒星能量的释放量无法改变,那么他们唯一能做文章的地方就是转换量这里了。

战时需要保证80%以上的覆盖面积,平时则是10%不到的覆盖面积……干脆搞一个能够伸缩的热电转换外衣好了。

于是一款伞形可伸缩的内置外衣就这样水灵灵地被设立了出来,太空堡垒可以根据实际对电能的需求来控制产电的功率实现需要多少发多少的灵活调度。

电能产出的问题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恒星释放的多余能量要如何处理?

在这套方案中多余能量将直接被磁场引导进太空堡垒的推进系统用来支撑太空堡垒日常航行,这样做的能量利用率虽说有些低下,可是却能完美解决恒星活动释放能量过剩的问题。

理论方案就这样在你言我一语中渐渐被完善,当反复推演都找不出漏洞之后,这套方案正式被用在了恒星能源开发项目上。

项目被提报给帝国皇帝之后,唐锦为这个项目命名为太初。

项目被通过之后,武器研发中心地工作陡然繁忙了起来,一方面是8000块符文板要在最苛刻的标准下被生产出来,另一方面用于环绕恒星的热电转换板也需要同步进行设计生产。

因为是伸缩设计,在低功率需求下伞形外衣需要缩减到一个极小的面积发电,这就要缩回的符文板都要集中在一个隔热环境下堆叠存放。

假如符文板的厚度太厚,数亿块符文板堆叠后的厚度将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初步计算这个厚度将达到近百公里是十几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