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体积的自然恢复势必会对周围相当大一片空间造成影响,天蛛星内部的天蛛大陆或许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但是距离天蛛十卫不算远的天蛛空港是肯定会在空间波动中被摧毁的。
此刻仍然处于法阵控制下的天蛛十卫恢复起来就会非常温和,随着电力输入的减弱,阵法的效果在降低,被压缩的天蛛十卫一点一点恢复原本的体积。
等到电力输出的功率降低到激活功率时,天蛛十卫也完全恢复了原本的体积。
九尾狐战舰中的陈三水反复核对了天蛛十卫此刻的体积和周围空间的数据后才宣布实验结束让机器人开始小心拆除所有安装的设备和符文板。
这次的实验基本已经可以确定空间压缩法阵是能够对天体这样的大质量体积单位完成极致的空间压缩,接下来他们要准备的便是恒星压缩方案了。
恒星压缩的根本目的是让恒星成为能源供应中心,所以单纯的压缩那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压缩之后将恒星释放的光和热转化为人类可用的能源。
大阵在完成对恒星的压缩之后需要持续性地对恒星空间进行固定,按照刚才压缩天蛛十卫后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在完成压缩后大阵会将这一块区域进行包裹进行持续性的固定。那么此时就有两种解决方案来处理后续将压缩后的恒星转变为能量中心的方案。
第一种是在大阵内部设置热电转换板材转换来自恒星的能量。
这种方式也就意味着需要在压缩恒星之前先在恒星外围建造一个足以包裹整颗恒星热点转换外衣,然后让法阵对连同外衣在内的整颗恒星进行空间压缩。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利用恒星活动所释放的热量将其转换为电力,依托这么一个能源核心帝国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超级太空堡垒对军队进行各种支援,本身也将具备超高的武力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