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国灭

一阵冲锋之后,已经有贵霜军攀上城头,东夷士兵脱去重甲,嚎叫着跃向扑来的贵霜军。

王宫的城墙,没有守城的器械,没有哪个帝王会乐观道觉得都城被敌人攻陷,还能靠着王宫存活的。

东夷的最后的守军,不可谓不悍勇,他们抱着殉国的信念而战。

可惜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不断赶来的人群,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洪流一般的贵霜军,冲击着城墙,将他们眼前的敌人碾碎。

每一个东夷战士的身上,全都是血肉模糊,敌我悬殊太大,很多贵霜军甚至来不及砍上一刀。

漫天的火箭射到王城内,四处起火冒着浓烟,一副末日景象。

兴庆府中的东夷百姓,默默地开门来到院中,看着王宫内的烟柱腾空,不少人举家自尽。

街道中,只有偶尔呜咽之声,宛若鬼哭。

巡视的贵霜军紧张地探视,但有出家门的,一律斩杀。

此时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和放松大意,行百里者半九十,贵霜东夷百年交战,自己这些军汉要为后人杀一条生路。

谁想要自己的子侄,活不过三十五,家中寡妇聚集成村。

终于,东夷军流的鲜血渗透了这座王城的宫墙,刘延庆是第一个攀上城头的大将,站在百年宿敌的宫城墙上,往下俯瞰尽收眼底。

“这里便是东夷贼的都城么?”刘延庆的大刀落地,呢喃道:“可惜俺爹没能活到今天。”

城头的镇西军已经有人泪落如雨,这是百余年,到底有多深的仇怨。

父兄的样貌,只在梦里得见,很多人在娘亲肚子里时候,阿爹已经战死了。

东夷王宫内,李乾顺手持一柄利剑,越过宫中的长廊,要去城墙督战。

王国末路,英雄气短,李乾顺有心计有手段,几次宫斗都是扮猪吃虎,终于独揽东夷大权,却遭遇了这等局势。

王宫的青石板上,躺着许多妇人尸体,都是自尽的东夷皇妃。

人死如灯灭,无论生前如何地位尊崇,权倾天下,又或者如何的千娇百媚,芳华绝代,死後都只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李乾顺看都不看她们一眼,迈步向前,身后跟着一群质子军和惶恐的大臣。

就在这时,外面一片喧哗,有人喝道:“让开,陛下何在?”

拓跋察哥浑身是血,走到李乾顺身边,道:“陛下,贵霜人杀进来了,敌众我寡已经没有生路,愿陛下和臣弟一道赴死,不做贵霜人俘虏。”

哐当一声,李乾顺的宝剑落地,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拓跋察哥狞叫一声,举刀自刎。

脖颈里喷涌的热血,溅了李乾顺一头脸,让他清醒过来。

眼皮一抹,这个鼓动着万名男儿和贵霜人拼命的君王,沉声道:“局势至此,已经无法挽回,降了吧。”

大臣们齐呼圣明,这时候一个年轻的武将出来,指着拓跋察哥的尸体道:“白石大神在上,东夷没有向仇人投降的皇帝!”

说完就要刺杀李乾顺,被侍卫们乱刀砍死。李乾顺的脚下,伏着两具尸体,泯泯地流出暗红的血液。

质子军相当于贵霜的皇城司,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

这些东夷贵族子弟,颇有些血勇之士,尚武而勇猛。

东夷族有个传统,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东夷崇尚旧俗,故能保国数百年。”

小小的东夷,能够坚挺在贵霜、金、齐之间,靠的就是这股子尚武的传统。

质子军里,不少人举刀自尽在李乾顺身前,他们的王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让他们为之蒙羞。

贵霜军打开了城门,涌进王宫之中,许多人早就情难自禁。

这里就是东夷王城的广场,这里就是祸乱秦陇百年的根源,东夷李氏还债的日子到了。

经过一天的殊死搏杀,广场上每一块砖石上都淌满了鲜血。广场两侧的沟渠中,鲜血汇聚成溪,最深处足以淹没人的脚踝。

春寒之际,那些鲜血此时已凝结成冰,唯有浓郁的血腥气挥之不去。

这片广场前,贵霜军止住了脚步,他们的面前还有一群黑衣玄甲的敌军。

这可能是最后的顽敌了,不知道为何,镇西军的将士突然有些激动。

最后一战,打了一百年,岂能如此收尾。

再来一战!就在这王城的宫殿前的广场上,再来一战!

带着父兄的仇恨,娘亲的嘱托,娇妻的期盼,幼子的崇拜,再来一战吧。

质子军何尝不想,战死在亡国覆灭的这一天,战死在东夷皇帝的面前,死在东夷人的王面前。

可惜,东夷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王,现在的李乾顺,没有了这个资格。

李乾顺跪地请降,广场上两方的将士,全都没有反应。

只有东夷的群臣,迫不及待地想要表忠心,避免一死,各种丑态都出来了。

阴沉沉、昏惨惨的天空下,风卷着浓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灭亡,一个尚武种族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