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这里是行宫, 从前也是做过汉宫的,殿深宇阔, 气氛肃杀,朝臣们皆不敢出言——毕竟今非昔比, 陛下身侧坐着的, 乃是大雍之皇后,再不是从前山寨里的女当家,也不是从前对他们嘘寒问暖的大嫂子。
宋忱却与他们不同,其父同陛下乃是发小,祖父又是前朝被救下的小皇帝, 十二三岁便随着陛下东征西讨、开辟疆土,更遑论刀枪箭雨中,冒死救过陛下数回。
所以他敢说的, 旁人都不敢说。
钟皇后的视线如冰, 缓缓地投射在了宋忱的身上。
这小子被誉为“北廷之玉”,帝京的贵族小姐们,倾慕他之人怕是能排到山海关。
五年前, 阿陨失踪的消息传至帝京, 钟皇后悲伤之余, 立时便想到了阿陶——好男儿怎可便宜别家?
想到这一层,钟皇后觉得自己真是看走了眼,都说女婿如半儿,怎么他宋忱就养不熟呢?
她心中装的是什么?二十年夫妻,对姜戬的感情早就在齐盈那一宗事之后, 消弭的差不多了,后宫里那两位美人,姜戬口说不在意,还不是时常昭幸?她如今的心里,装不下夫君,装不下黎民,只一心装着她的皇儿——一切都是空,唯有儿子坐上皇太子之位,才能真真正正地让她踏实。
眼望着那座下的青年面色如玉,清澹平和的模样令钟皇后愈发地怒火中烧,既然陛下不说话,那该说的她自然要说到位。
“宋忱,你既对本宫无礼,本宫也索性同你把话说个明白。”她以余光看了眼姜戬,冷哼一声,“你打得什么主意,本宫比谁都清楚——祖上当过皇帝的,野心也不小。你如今力权陛下立大公主为皇太女,承继大统,为的不就是一个曲线救国?”
“待你宋忱尚了镇国皇太女,未来孩子出世,姓的自是宋氏,这天下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陈朝——打得一手好算盘。”
钟皇后将话撂在这儿,不用去看姜戬的脸色,也知道自己给姜戬
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古来帝王疑心重,姜戬也不例外,此时一言不发,怕也是在观察宋忱之应对吧。
一束晨光照进了殿宇,正落在如玉青年的侧颜,使他愈发高洁颀秀,不染尘埃。
“回娘娘的话,臣方才已然说过,大公主恨臣背弃婚约,已然形同陌路,能否成婚尚是未知数。”
“其次,”宋忱缓缓抬起眼睫,星眸里有清浅笑意,那笑却带有几分的讥嘲意味,“即便臣有幸尚公主,那也是随母姓,何来姓宋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