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也是对女方的一种保护,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封建社会也能享受到因此带来的被保护的权益,意味着是男方上门求娶,女方也有理直气壮的底气。而无媒苟合的婚姻,哪怕自认为是真爱,在这种风俗下也是不受任何承认和保护的,聘为妻奔为妾就是这么个意思。
故而自认稍微有点门第的人家,不论男方还是女方,这三媒六聘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三媒六聘的丰厚程度也是随着男女方的地位高低而定的。
周家女的婚嫁自然也是如此。
只是在两个女儿的嫁妆上,稍微有那么点小悬疑。无他,周家前面十来年都准备的是周瑶菁的嫁妆,若是周瑶菁当初回去原生家庭,这些东西带不走,自然也就成了周念夏的。
然而事实是,周瑶菁和周念夏都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周家需要准备的嫁妆需要翻倍这一个问题,更大的矛盾在于,准备好的嫁妆应该如何分配。
比如周家准备了一套黄木梨的家具,价值不菲,但这东西又没有明确的说给周瑶菁,只是摆在库房里,,但众人都知道有那么个意思。而现在这套家具到底是给谁,就会成为争议的焦点。
给周瑶菁吧,珍贵的木器摆件即使对于周家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周念夏肯定就不能再有那么多的珍贵私藏,没道理,一个养女的待遇还比亲女儿更高的;而给了周念夏,周瑶菁又肯定会多想,说不定还会传出姐妹争夺一件器物的谣言来,简直不能更难办了。
在这时候做念夏就很明智的站了出来,直言自己更喜欢珠宝钱财,对于这些文人雅士的收藏珍品并不感兴趣,外人都以为她是谦让,实则周念夏讲出的也是自己的心里话,,她是个俗人,欣赏不来那些个高贵物件儿,也省得再生纠葛。
如此这般,有人让步事情就好办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周瑶菁的嫁妆里,珍品典籍的数量更多,而周念夏的嫁妆里值钱的家伙事儿更多,也算各有千秋了。
周念夏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很是自然,她自认在这一系列事情中并没有愧对任何人,反而有小小的让步,反观周瑶菁,期间的沉默就颇有点意味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人去过多在意这些事情了。至于周念夏则更多的心系于结婚后的场景,甚至有那么点迫不及待。
因为双方的年龄也都不小了,这两场婚事也都在尽可能的加快速度,最终定下来的日期也只相隔了三个月,只将整个周家都忙得团团转。
作者有话要说:竹里:又晚点,追剧火葬场啊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晴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