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唐宫中风起云涌,暗藏波涛。

而邓智林这里的生活,依旧是忙忙碌碌,市井奔波。

早上起来,将家里交给赵玉和后,他则穿了一身整洁的衣服,带着穿了长衫的关开涵,并带着礼盒,早早离家,去留谷县书院。

古时书院上学都是极早的,父子二人来的也早,可依旧架不住来的更早的学子,一面吃早饭一面在背书,在书院里踱着步子。这些都是走读生。而一直住在书院里的人,也起来了,正在洗漱,洗漱的时候还念念有词。

有一种高三即视感。

古人,一些学霸学校,其实对于学习这件事本身的热情到一种恐怖的地步。

而这,只不过是书院里稀疏平常的一天。

邓智林道:以后你还要来更早些,就要起更早些,在家吃了早饭再过来,再走上一段路,到这的时候,正好温书!

关开涵点点头。

邓智林观察了一下,也有家境好的书生带书童的,书童背着一个竹箱子,上层是干燥的,放着书,下层则放了茶叶糕点等,以防读书饿了充饥用的。

见有书童已经将茶叶放到壶里去借用厨房烧水了,邓智林观察着道:原来是要自己烧水泡茶。不过这竹箱子不好,待回家,我给你弄牛皮裹个箱子,略保温些,放点糕点,水果之类的带着。等会儿我去看看,这些走读生中午可家去吃饭,若不家去,还得带饭到厨房热了吃呢。

第59章 恩师

关开涵听他絮絮叨叨的, 仔细观察的模样, 却不嫌咶噪,只是觉得好笑又好玩,也更温暖, 书院应该会有饭食供应吧。

哦?是吗?!邓智林仔细瞅了瞅,道:等儿问问呗, 若是中午有伙食, 咱们就交餐费, 只是若是饭不太好,你就中午家去吃饭, 也方便, 反正不远。家里不管如何, 伙食总好些的。你也别嫌多走几步路你少看了书,有紧迫感是好事,然而, 读书这件事急是急不来的,多走路也能多活动活动, 脑子思维也活跃些, 这样才好, 这叫劳逸结合嘛。

我都听你的。关开涵道。反正是信服这个人的,中午就家去吃饭呗,有人关心, 总比没人关心强。

他能不嫌他天天中午回家吃饭, 他还高兴呢。

邓智林笑道:你看看, 好些以后就是你的同窗了,在这县城里的条件有好的也有一般家境的,多数都是从县以下的乡镇村里上来的,只能住读,这里交通不便,他们一个月都未必能回一趟家。

留谷县下有几十个镇子,乡啊啥的,村子就更多了。

就这只能用腿走,或是用牛车交通的年代,书生们要回一趟家,可太糟罪了。

哪怕在现代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的时间,他们要花大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左右转牛车才能到家。

特别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