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景县虽然困穷,但他在户部多时,自然知道皇朝整体上是奋发有为蒸蒸日上的。随着人口增长,钱谷累积,读书人数量也在增加,但官员缺额却等闲不会有大的变动。
所以科举考试变得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潜心研究往年的考题,文章,没有专业的书籍,问卷,要考上是不可能的。
但说到科举,荣时是行家里手,个中翘楚,没有人比他更精通。
去年秋天,他大病一场后,人倒是沉静许多。
不是以前那种强行把情绪镇压下去维持表面端庄的沉静,更像是淙淙河水流成了深潭,静水流深,内涵明月。
努力摒弃了私心杂念,他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谋划,开春时候一座简陋却宽敞的书院很快开工落成,随后不少士子应召而至。
他们当然不是冲着为云景县做贡献来的,而是冲着荣时编的书来的。
荣时经过一个冬天的冥思苦想,做出了一本文选,这不是其他文人会出的诗集文集,而是历年历代科举考试优秀例文参考,也就是说这是个科举专用教辅。
他没有把这本书刊发,而是他命人把文选刻碑放在一处专用院落,交钱可入,然而只许看不许抄。
同时利用自己在文坛和官场上的人脉多方调剂,推广鼓吹,为云景县找到了一个机会。
少少听得入了迷:“知县大人,这样能赚到多少呢?能赚到一头驴吗?”
少少对财富没有概念。
荣时没有应答,他又不是冲着赚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