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京城又到春日, 数剪轻风吹拂花蕾,到处一片绚烂。
楚莞穿着织金纱的新式春衫, 正和杨老太太在一处说话。
杨老太太看她已经穿上了这春衫, 便沉吟着道:“阿莞, 虽说这婚事八成是定了, 但你毕竟还未过门,这织金纱的料子还是过几日再穿, 日后只怕你穿厌了呢。”
这织金纱的春衫向来是皇家女眷穿的,楚莞此时穿也说得过去,但老太太为人谨慎, 才特意提醒她。
楚莞听了,很柔顺地道:“祖母说得对, 是我心急了, 这是底下婆子奉承上来的,我瞧着好看也就穿上身,回去就收起来。”
杨老太太见楚莞听话乖巧, 便接着道:“还有一件事儿, 是关乎你的嫁妆,先不说表姑娘还是嫡亲姑娘, 只要不是正室, 皆是有定规办的,但我想着怀王身份贵重,便给你在原定的份额上添置了一些东西,你也看了清单, 意下如何?”
其实平心而论,国公府的份额绝没有亏待她,她们这样的人家,钱财事小,陪嫁的人手却是极为重要的,女儿嫁到婆家,陪嫁的婆婆丫鬟是身边最方便使唤,最尽职的人,楚莞此时有两房陪嫁,和杨芙杨蕖比也不差什么。
杨老太太以为楚莞定会羞羞地低头答应,谁知等了半天却没等来楚莞回话,反而听到阵阵轻声的啜泣。
楚莞拿着帕子轻轻拭泪,她手指苍白,泪盈于睫的模样带着几分虚弱,无端惹人怜惜。
杨老太太忙道:“是有什么不如意么?”
听到这话,楚莞直接离座跪在地上,眼泪划过精致柔媚的脸颊:“阿莞哪里敢不满意,阿莞本就是孤女,寄住到舅舅家罢了,出嫁还要拿走舅舅家的这些东西,想想便先愧了,还不知以后如何做才能偿还舅舅的大恩。”
“阿莞说什么傻话,这都是你该拿的,不必介怀。”杨老太太看楚莞连连哭泣感恩,心里也不免唏嘘:“这些东西也不算什么,你知恩图报是好的,但也莫受之有愧,家还没分,你是我的外孙女,我给你留一份家业也说得过去。”
“多谢祖母,祖母,阿莞还有个心愿。”楚莞怯怯开口道:“阿莞也不愿要什么田地宅子,只想出阁时排场稍大一些,阿莞父母都不在了,阿莞不想被别人说成是没人疼没人顾的……”
楚莞话外之意,就是想出阁时多陪嫁些家具摆件,搬出父母,哭哭啼啼,还不是因为她和杨蕖杨芙同时出嫁,她不愿屈居人后。
“你只管和你二舅娘去商议,一辈子就出一次阁,定不能亏待了你。”楚莞话里话外提及父母,杨老太太不禁又想起颠沛流离的二女儿,眼中也蓄满泪水:“你母亲只有你一个女儿,她啊,就败在了这嫁人上,你成为皇家妇,她也能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