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杨老太太嘴里提到的媳妇是她的大儿媳,杨芙的生母。

靖国公叹口气:“母亲,这事儿子也是无奈,她这几年疏于庶务,定是不会来府中管事的,到时候还全依母亲主持呢。”

杨老太太却摇头道:“孙女们的嫁妆,我只添置,不调配,你房中既然缺人,那我让老二媳妇帮你调停,她是个厚道人,也不会昧什么东西,只是你心里可吃味?”

照例,杨芙杨蕖包括楚莞的嫁妆都该是长房的国公夫人拿主意,但她做了甩手掌柜,林姨娘这个妾也当不得事儿,让二房夫人出面管嫁妆也算合情理的选择,眼下就看靖国公怎么想了。

靖国公忙道:“弟妹帮忙,儿子求之不得,劳烦弟妹调配就是。”

二夫人却婉拒道:“母亲的意思,儿媳照例该遵从,只是儿媳向来粗笨,阿茉的嫁妆尚且没理清,哪儿敢料理大房两位姑娘和表姑娘的。”

“你也不必过谦。”杨老太太郑重道:“眼下府中无人,婆子妈妈们再能顶事儿,姑娘们的嫁妆也不敢全权交给她们,只得你这做婶娘的多操持了。”

二夫人也只得含笑应下,跟着杨老太太派的婆子查点账目去了,杨老太太又对两个儿子道:“咱们自己家未出阁的姑娘一共三位,嫡庶有别,杨蕖不去说她,阿芙出嫁,除了陪嫁两房使唤人,我要出一千两体己,待到阿茉出嫁,也是这个数,老二,你意下如何?”

杨芙的二叔向来寡言,听到母亲这般说,忙道:“一切听母亲的就是。”

杨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又愁道:“麻烦的还是阿莞,她是个表姑娘,嫁的也不是正室,按理统共陪嫁一房,五百两银子打发也就是了,可她嫁的又是皇子,还是个在圣上面前得用的,几个姑娘又是同时结亲,依我的意思,到时也不能太过厚此薄彼,免得亲家没结成,倒让怀王觉得咱们看轻了他。”

这话值得推敲,兄弟两个对看一眼,回道:“那依母亲的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把陪嫁升到两房,再给她两座宅子和百亩良田,此外礼金上多给她二百两银子,这也要看阿莞的意思,”杨老太太叹口气:“咱们家说出去是一等一的人家,但到底不宽裕,琴昭刚嫁了人,阿芙嫁得最体面,到时定要十里红妆,只盼着阿莞懂事,莫要为这种事儿相争。”

再说,凭她的身份,能争得过吗?

楚莞本就是流放归来的表姑娘,进家门时一两银子也未曾带,嫁妆却要比肩正经姑娘了,陪嫁两房还没什么,但国公府的良田是有数的,给了凭空冒出的表姑娘,那受委屈的还是国公府的姑娘们,但两人身为舅舅,自然也不便克扣外甥女的嫁妆,都回话道:“但凭母亲吩咐。”

“我先派人给阿莞通个气,能给她的体面家里都给了,只盼她当个知足的姑娘,莫要学了她那贪得无厌的母亲!”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