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笑着拍拍她的肩:“不日就要动身。你们二人在路上要小心,到了安县也得谨慎。我听闻安县是穷乡僻壤之地,这等地界,既是民风淳朴,但也往往迷信愚昧。你身为女子,到了那处更是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如果有要亲自出面办的事,身边一定得有可靠的人跟着”。
黛玉知道徐夫人此番话已经是在托付远行的事,笑道:“儿媳省的”。
“得,我也不多留你。你再去和伊哥儿安排安排去安县的事”,徐夫人先是笑,随即叹气道,“毕竟是一去三年,日常所需都得备齐全些”。
黛玉颔首,笑道:“虽然是一去三年,但日常问候的书信必不会断。如果那处事务不忙,我和……夫君中途也一定会回来看您”。
徐夫人听过,心里安慰几分。拍拍她的手,让她去和王伊一起去准备。
黛玉向徐夫人行礼告退,便去屋内寻王伊。
王伊正包着那一砚一簪。瞥见她的身影,问她:“还带去康州吗?”
黛玉笑道:“带,怎么不带?”
王伊见她心情愉悦,便没再多问,继续准备收拾去康州的物件。
三月中旬,王伊和黛玉两人,带着紫鹃和点墨两个仆从,从京城乘船去康州。
渐渐离了京城,最初几日,四人都还有些离愁别绪。但一路行船南下,白日所见皆是秀山丽水,夜晚所闻常有渔歌唱晚,四人的心境开阔许多,都期待起去安县的日子。
中途王伊引着三人,换了两趟船。
可这船走着走着,黛玉却觉出些不对劲,船行之处,所见风景都有几分熟悉之感。
她若有所思,却也不敢相信,问王伊时声音竟有些微颤:“我们是去哪儿?”
王伊握住她的手,眨眼笑道:“是去康州,不然还能去哪儿?”
“你就会骗我”,黛玉眼眶里凝了泪,她笑道:“分明是去扬州,是也不是?”边说着,她的泪顺着脸颊滑落。
王伊那手帕替她拭泪,心疼,却笑道:“岳父岳母还没亲眼见过儿婿,一场婚礼怎么能算结束呢?”
黛玉埋在他胸口,兀自垂泪。
王伊搂住她,哄道:“好了好了,莫哭了。我们先去扬州,你带我四处逛逛,让我瞧瞧你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可好?在扬州留个几日,之后再去苏州拜见岳父岳母。莫哭了”。
黛玉却不听他的,止不住流泪。
王伊见劝不住,不再劝。揽住她,让他靠住自己的肩膀。转过话题,指着远处的一座山说:“你瞧那山峰像不像一匹骆驼?”
黛玉泪眼婆娑地瞧去,哪儿看得出什么形状?便直接颔首道:“嗯”。
王伊见她心神转移后情绪缓和,便又指了几处,逗她开心。等黛玉终于止住眼泪,王伊帮她拭去泪痕,玩笑道:“到了苏扬可不能再哭了。先人有灵。如果让岳父岳母瞧见,以为我欺负你,非得教训我!”
听着他的絮叨,黛玉终于一笑。踮脚,在唇角落下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