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知道母亲同意,也笑:“我下午就去找林姑娘,但还得劳烦您与父亲替我做见证,拟两份书”。
徐夫人:“嗯?”
“婚书,还有……”王伊磨蹭半晌,极不情愿地说,“……和离书”。
徐夫人摇摇头,瞧着自己儿子的傻样,失笑。但她并不反对,将王子腾叫来,拟好婚书。
婚书是以王氏之名拟给林氏,是结两姓之好,因此由王子腾拟定。但和离书却要王伊亲自下笔。
王伊将父母拟定的婚书小心翼翼地放在匣子内,之后便送走父母,自己拟定和离书。
他坐在书桌前,执起狼毫,对着空白的素纸,沉默良久,又放下狼毫。
反复再三。
再次提笔,一不小心,使得素纸上沾染一滴墨。
王伊长舒一口气,换了素纸,又对着一方空白发呆。
他不由得陷入沉思。如果二人成亲之后,黛玉定要与他和离,他会怎么办呢?大哭大闹,逼得黛玉留下来?不是他的性格。毫无介怀地放黛玉离开?……思及此,王伊心脏一紧,只余苦笑。
良久之后的良久,他放下狼毫,知道自己拟不出这篇和离书,兀自沉默。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日近正中,不能再拖。王伊才终于提起笔,将唐人所拟的一篇最好的和离书默写出来: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1)
拟好之后,再不敢多看一眼。王伊匆匆把它塞进衣袖里,带着婚书一起,去贾府找黛玉。
登门贾府,他还是得先去拜见贾母和王夫人。可在长辈那里待的时间越长,他心底的甜蜜和酸涩就越是浓重,眼角泛了红,恨不得立刻去找黛玉。
王夫人见他神色不对,匆匆结束了话,让他去了。
王伊忍着酸,顾不得什么文人风度,跑着去潇湘馆。他身上配着的玉撞得叮叮咚咚地响,但他顾不得了。
他敲了潇湘馆的门,开门的是黛玉身边的紫鹃。
她见到王伊,很是惊讶。瞧见王伊通红的眼眶,更是诧异,急忙放王伊进门。
屋内的黛玉听雪雁说王伊来了,快步出门。一见他满眼通红,也是吓了一跳,让他快进正厅坐着,问他是不是遇见了什么难事。
忍了太久,王伊是真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声音哽咽:“没遇见难事,遇见一桩喜事”。说着说着,一失控,眼泪顺着侧脸就落了地。
这哪里是遇见喜事的模样?分明是遇见了大难事。
黛玉心焦,不知道他究竟遇上了什么事,替他拭泪,急着问他:“你遇见什么难事?直说便是。若是我能帮,刀山火海我也是愿意去的。如果是急需用度,我林氏的产业都寄放在贾府,你直接都拿去便是”。
王伊摇摇头,止住泪。从怀里掏出平整的婚书,摆在桌上。又从衣袖里掏出快被揉烂的和离书,塞到黛玉手里。
他现在脑子昏,嘴也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因果。只知道哑着嗓子,前言不搭后语:“妹妹,请你嫁给我。如果我对你不好,你就……你就多看我几眼,万一还能觉出我的好呢?如果还觉得我不好,你就……但我发誓一生一世对你好,我所有的一切都愿意交给你。”。
说着,王伊解下自己身上的玉佩,放在林黛玉的掌心。然后袖里的银钱。然后是怀里的绣帕。
黛玉从看见婚书开始,就已经是神游天外,不知所措。等和离书一出来,她拿在手里,只觉得指尖被灼伤,眼眶也红了。随后王伊塞给她的,什么玉佩,什么银钱,她全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