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叹了声气,对骆方迎夏道:“走罢,去逛逛。”
寺中有人暗中引导她们发觉反常之处,知客僧是其一,那便会有其二。
李怀疏随心四处闲逛,不为线索模糊而焦虑,果然,约莫半盏茶后,一个端着浣衣木盆的妇人从井边大步走来,见骆方迎夏着宫人服饰,李怀疏也衣着精致,竟不畏惧,径直近前攀谈:“贵女座下这轮椅真是别致。”
“妙云寺高远,好在后山有缓坡,车马可入。”李怀疏道,“大嫂是附近的农户么?”
山间日光轻如薄纱,朦朦胧胧覆在李怀疏身上,她礼貌一笑,眼中冰雪未释,被细纱似的光晕勾勒出无暇剔透的清冷面容。
妇人没读过什么书,一时不知如何形容,脑中闪过的都是家中劈柴烧上旺火方可熬过的寒冬雪景,以物比人,莫名其妙悟透出她周身无形渗出的孤寂之感,再看着她残疾的双腿,心说她也是个可怜人,应声道:“我家就在附近,贵女如不嫌弃,可以随我去家中喝口水。”
哪有这样一言不合将人往家里引的?李怀疏点头答应,且看她要将自己带去哪里。
两人一路闲聊,聊到半路,妇人自觉住了嘴。
李怀疏实是寡言之人,面对她翻来覆去的家长里短,偶尔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但多数时候都是点点头,应个声,衬得她一人连珠炮似的聒噪。
行至曲径通幽的石子小径,李怀疏回头辨认,道路尽头确是她们一行人从后门入得寺来所见的斋堂。
“哎哟——”妇人突然将木盆放到地上,紧捂肚子叫唤起来,“贵女且在这里稍等,我找个茅房解手再来领路!”
骆方迎夏眼睁睁地看着她连浣衣的木盆也不要了,猴儿似的一溜烟窜进屋舍之间的窄巷中,再没了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