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页

彼时的谢松原虽然并不知道污染源的确切能力,但却很明白一个最简单和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质能守恒。

不管细胞运用了怎样的魔法将自己恢复完好,它都一定在消耗能量,而能量也一定会有用尽的那一刻。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污染源的细胞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容器,它储存能量,然后使用它,将其转化成各种形式。

细胞每破裂再复合一次,都在消耗储存在细胞内部的能量,直到能量彻底耗尽,就是细胞自己也无力回天的时刻。

当细胞被迫在外力作用下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它们消耗的能量就是之前的两倍,自然无法支撑太久。

然而要知道,污染源中的一个细胞通常也只有20微米的大小,而1微米只有1毫米的千分之一。这么小的一颗细胞中蕴含的能量,就足以让它“死而复生”上万次,足可见它究竟是多么高效而可怕的能量载体。

那整枚可能包含了数以万亿计细胞的污染源能不间断地放射高能辐射,也根本不足为奇了。

可是,如果说它是能量载体,污染源的能量又从哪儿来呢?

谢松原渐渐意识到,虽然污染源本质上仍是碳基生命,但它摄入能量的方式与地球上这些必须要靠用嘴进食维持生命体征的生物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这并不意味着盖亚不能进食,只不过吃东西对它来说早已不是最高效的摄入方式,它还有另一种转化利用率无限接近1:1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