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毓娘娘您说!”

“咱们先说节流。”敏若端起茶钟呷了一口,蓁蓁被她钓在那里不上不下的,想想能有节流的法子也好,便耐心听着。

敏若道:“我也听出来了,你们书院中的花销大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买卖教具、聘请教师、维护建筑这些用在书院本身上的开销;一部分就是奖助学金的开销了。”

蓁蓁点了点头,眉带忧色:“如今的每一部分开销,都是裁撤又裁撤,精打细算过的了。其他的也罢,可在孩子身上总不能省,贴补贫苦人家学生的那一份,给每人的银钱其实都不算多,将将够她们家里人觉着这孩子来上学也不亏罢了。她们的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的,我瞧着心里也不好受。所以这一部分是万万不能裁,再有奖学金,这是最能鼓励她们专注上进的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就奔着那份奖学金才叫孩子继续上学,所以这一份也万万不能裁……”

她摆着手指头一一细数,敏若睨她一眼,道:“我瞧着就是那么不近人情?”

蓁蓁苦着脸无奈地道:“不是您不近人情,是我们想过数个节流的主意了,却还是不见成效。”

“我若记得不错,你书院中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十一二岁上,能当事的吧?”敏若没继续与蓁蓁纠结节流的事,而是问道。

蓁蓁下意识点点头,然后茫然道:“这有什么关系吗?”

“我名下有家胭脂铺,前几年销路开得广了,今年打算仿瑞初那织造厂的规格在京郊建一个规模大些的厂子,专门制作店铺中售卖所需,需求量大、事多、需要的人也多,可以叫你那的学生去帮忙做事,按日结算工钱,绝不拖延。你们书院上六休一,逢春耕、秋收、酷暑、严冬还有假期,课余时间充裕,若认真肯干的,一年下来收入绝对比书院发的那千八百钱多。”

蓁蓁迟疑了一下,“可……”

“我会吩咐下去,工厂不会对外招募这种零工,只有书院的学生能做,作为以工供读的路径。同时你也要组织宣传好,我会将铺子和工厂都过给瑞初,瑞初本来就做了你一个副院长,便将此项归到书院专属的学生福利上去。”

如此能免去许多见财眼开之人,知道有这赚钱的好路子,便彻底不叫女儿上学了,直接叫去工厂里做零活打工。

同时既然要抬到明面上来,留玉龄还放在她名下就不大好,不如直接转给瑞初,能够免去许多事端。

蓁蓁听明白她这句话的意思,却还是迟疑着,敏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看你的书院中,如今有多少是自己愿意上进,又有多少是单纯为了那点钱和省家里的伙食来混日子的?”

没有了每年白得的银钱,便会有人退缩,而选择留下的,便是有心向学之人。

蓁蓁不想她竟看得如此犀利,一时无言,但仔细想想,敏若的法子却也当真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