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活很累,但蓁蓁乐在其中。

应婉或许隐约意识到她的想法,又或许没意识到,谁知道呢?

反正直到如今,四阿哥对微光的印象还是一所平平无奇的女子书院,妹妹愿意折腾就折腾吧,福晋想做点事也去做吧,左右不耽误府中事。

这会提起书院的账目,应婉倒是事无巨细,一本本都说得清楚,四人商量着给贫困女学生的补助政策,敏若听了两耳朵,就知道微光的财政不容乐观。

一来没有公共拨款,全是靠蓁蓁几个的私房钱撑起来;二来近几年面对普通百姓家的招生面逐渐扩大,学费减免的范畴也越来越大,同时花销也随之增长。

没有开源也无法节流,瑞初手里的织造厂虽能提供一部分支持,但本身织造厂也在不断扩张发展的阶段。

蓁蓁如今正苦恼着的就是怎么给书院找个自己的收入来源,若再这样支撑两年,恐怕她真要去找嫁到蒙古的财主姐姐们哭穷了。

应婉宽慰她道:“总有法子的。”

敏若听了半天,睁开眼,看向瑞初,问她道:“仙客来留给你哥哥,你可愿意?”

这问题问得突兀,几人一时都是茫然,瑞初倒是最镇定,立刻答道:“额娘的东西,自然随您如何处置。”

“那好。”敏若侧头喊兰杜进来,告诉她:“让兰英下午……明个过来一趟吧。”

兰杜没问缘故,利落地应了是。

回头看到几个孩子茫然的样子,敏若道:“今儿个时候也不早了,她再折腾来也麻烦,便待明日吧,明日你们俩再来。开源我是难帮你们,但节流还是有法子的。”

蓁蓁和应婉一听,立刻都振奋起来。瑞初知道敏若口中的“兰英”是何人,忙道:“额娘。”

“我的东西,迟早是你们兄妹两个的,早给晚给罢了。不要推辞,如今正有用处。”敏若淡淡安抚下她,神情平常的好像是要送出一颗大白菜,而非在大清境内鼎鼎有名商品甚至销出海外去的大脂粉铺“留玉龄”。

言罢,敏若转过头,对蓁蓁道:“你那书院要自己开源难,但也并非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