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若不是巴黎某院名称中的在逃女主角,管得没那样宽。处在如今这样的位置局势下,做出取舍决定是静彤如今的最优选。
总不能现在就在康熙心中存下芥蒂,那无疑是在自毁长城,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静彤给自己的压力也不小。弘恪自幼养在紫禁城,跟他舅舅们一起卷,大了少说也是个文武全才,何况康熙必会着意培养他。静彤将卓琅留在身边,为保局面万无一失,小姑娘必然要成长得十分优秀,才能握得住她娘手里的荆棘权杖、撑得起她娘谋来的天。
退一万步说,弘恪在紫禁城,有康熙庇护,至少能够锦衣华服、安稳无忧地长大。
只是……想了一大堆然后满心感慨的敏若盯着襁褓里咯咯傻乐的小婴儿,这崽从肤色到眉眼,不能说不像他娘,只能说半点相似之处都没有。
静彤一双遗传自锦妃的杏眼水润清澈,天然自带几分柔和之意,眉形生得像康熙一些,因而不笑时略显凌厉。这崽的眉眼与柔和、凌厉都毫不沾边,只能令人联想到“粗犷”二字。
再到鼻子、嘴巴,敏若看得眼睛发酸了,也没看出有哪里像静彤。
策妄阿拉布坦的基因,那么强大吗?
锦妃已握着绢帕抹泪,虚虚把住外孙的小手,哭道:“我的静彤这会不知怎么想念这孩子呢,这孩子……和静彤生得真像!”
荣妃也正盯着小崽的脸蛋仔细观摩,闻言疑惑地眨眨眼,下意识道:“啊?”
“感觉像!”锦妃坚定有力、掷地有声地道,敏若抱住自己的肩,默默退出战圈。
第一百四十章
康熙表现出了对这个外孙子的极度喜爱,如今弘恪尚小,便只表现在与皇子相同的服侍宫人数目与丰厚赏赐、康熙嘴里偶尔的问询挂念当中。
虽然在敏若看来这种完全不走心只走戏的宠爱略显廉价,但却也足够阖宫上下将这位小公子的分量再抬上一抬,连带着对锦妃这位出身平平、手中无权的新任妃主子也恭敬殷勤起来。
这倒也算得上是一宗好处了,锦妃毕竟外无母族撑腰,内无宫权、圣宠傍身,多年来在宫内平平无奇。
乍然封妃这月余间,她也听了不少酸话,如今带着弘恪,有康熙表现出来的喜欢,祖孙俩的日子也能更好过舒心一些。
且这孩子锦妃是能养得很轻松的,弘恪身边所有服侍的人都是康熙示意御前的人挑选出来的,保证身家清白、稳妥可靠,掌事的大太监干脆就是从御前出来的,若真有红眼病要对弘恪伸手,可以说就相当于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唱大戏——自个找死。
但若弘恪真出了事,也就大概率说明康熙跟静彤要撕破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