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郁宛咬牙,“您可比我还坏呢,真到了那时候,我干脆一索子吊死,好叫您这辈子念念不忘。”

乾隆忽然想起孝贤离世时的光景,她也就比此时的宛儿大上几岁,神色微微黯淡,“这种话还是别轻易说了,容易损阴骘。”

郁宛也自悔失言,宫里是最忌讳说死的,赶紧岔开话题,“快去看看那口奇井吧。”

等到地方,老翁指给他们,只见外表普普通通,砖石砌成的井身上有些滑溜溜的青苔,里头黑咕隆咚不知是什么。

遂命人亲自汲了一桶上来,郁宛用木瓢舀起嗅了嗅,觉得有股淡淡的硫磺味,试着抿了抿,也并不甘甜。

不免对传言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老翁神色极为愤慨,显然见不得外人诋毁他们村子里的珍宝,他操着一口浓重土音,情绪激动手舞足蹈,郁宛什么也听不明白。

还是李玉仗着聪明劲生涩地翻译过来,原来这个水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沐浴净身和洗头用的,再配上他们村子里产的神药,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李玉好言劝说,那人方珍重地从家中取来一小块,郁宛见是个灰扑扑的东西,似山药又似人参,一时间也分辩不出,便要拿过来闻闻气味。

那人却牢牢护在怀里,生怕被抢去似的。

李玉只好花钱买下——这么一小点东西,足足费了五两银子,他都觉得自己是大冤种。

郁宛剥开皮来尝了尝,恍然道:“这个是何首乌,难怪呢。”

何首乌本就有乌发之效,内服外用皆可,至于那硫磺泉,也可杀虫除菌,防治皮肤病。古人卫生条件不大好,多的是长虱子生疥廯的,这么一整套保养工夫下来,可不就比同龄人年轻多了?可对于皇帝这种富贵乡里长大的人而言,不过是画蛇添足。

乾隆至此意兴阑珊。

郁宛笑道:“不过万岁爷,这首乌的品质倒真不错,臣妾想带些根茎回去栽种,看能不能养活,也算不虚此行了。”

乾隆颔首,示意她随意即可。

郁宛便向那老翁要多买几株,哪知这人见猎心喜,以为外地人容易上当,硬生生将价钱抬高两倍。

乾隆不甚在意,正要命李玉付账,郁宛却制止了他,叹道:“罢了,这么贵的东西,买回去也是白糟蹋,本来不过拿它当点缀,到别处看看有无好的罢。”

老翁顿时急了,这回用不着郁宛软磨硬泡,自动就把原价降了下来,还附送她一个首乌宝宝——根叶俱全,但比那个大的小一号,猛一看倒有几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