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齐佑看到过一份文献,简单来说,洋芋种植也不那么容易,种子会产生退化。

第一年可能大丰收,到了第二年,产量就锐减。种子退化有一部分原因,主要还是病虫害问题。

后世经过研究发现,洋芋需要从不同纬度地区,换着种植,借以改善品种。

如今交通不便,大清疆土内的高纬度地区,都在遥远的边关之地。

洋芋不易储存,在路上说不定就烂掉发了芽。烂掉还好,发了芽的洋芋吃了会中毒。

西洋过来的洋芋,齐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品种。不同国家的品种,淀粉含量完全不一样,吃起来的口感与营养价值亦不同。

齐佑如今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先试着种一种。以后想办法在云南等地推广种植,改善种子,或者从西洋再引进别的品种。

云南离黑龙江府,照着如今的路线来算,接近万里的距离。

齐佑蹲在那里,揪着不用任何考虑,就疯狂生长的野草,一脸生无可恋。

总的来说,改变所有困境的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才是发展生产的基础。

这时,远处传来一声洪亮的喊声:“七阿哥!”

齐佑转头看去,萨布素笑着朝他跑过来,大声说道:“我就知道您在这里。哟,这苗长得真绿!”

秧苗当然绿,黄的话就该着急了,齐佑不禁想笑。

萨布素在北方没见过稻子,跟看稀奇一样,看得直挪不开眼,一个劲说道:“要是真种出来稻子,以后就可以敞开肚皮吃大米饭了。”

哪怕北方还没种水稻,萨布素也能想吃多少米饭,就吃多少米饭。齐佑斜了他一眼,问道:“船坞那边不忙吗?”

萨布素脸上的笑立刻淡了几分,烦躁无比说道:“忙呢,忙得头疼。我将常德留在那边,回来到您这里透透气。”

齐佑心下了然,淡淡问道:“可是施世纶找你麻烦了?”

萨布素苦着脸,说道:“可不是,施大人是好官呐,就是那个那个,该如何说呢,就是”

就是了好一阵,萨布素也没就是出个所以然,吭哧着道:“我的汉文不好,他是旗人,却不懂满语。咱们说起话来,大半时候就鸡同鸭讲。咱就直说吧,主要是他要求忒高了。”

施世纶是因为他爹施琅,被康熙抬了旗,只是名义上的旗人,不会满语很正常。

齐佑见太阳已经升上了头顶,快到午饭时辰了,“我们回去再说。”跟林大牛交待了几句,转身回院子。

萨布素已经近两个月没来,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小院子,角落摆着一长排的破瓦罐里,各色野花正在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