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康熙表明了态度,他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顺义是他的大本营,是他所有想法,是否能落到实处的关键。

见到康熙的脸色不大好,齐佑不紧不慢解释道:“汗阿玛,二伯父在顺义忙了这么久,虽说他做事我放心,但还是得去亲眼看看。”

康熙脸色勉强缓和了些,斜睨着他道:“说到底,你还是不放心!罢了,你去看看也好,学堂的事情重要,省得到时候出了差错,再费钱费力去改。”

“不过,在喀尔喀那边的事情,你就打算抛下了?”康熙终于追问道。

齐佑没有推脱,问道:“汗阿玛,朝臣们可有什么主意?”

康熙愣了下,板着脸说道:“我在问你呢,你少推三阻四!”

齐佑解释道:“汗阿玛,我真没有推三阻四。虽说他们平时就知道动嘴皮子,说不定偶然能拿出些有见地的意见来呢。还有李大人索大人等,他们都是大清的能臣,意见中肯,有许多可取之处。我毕竟年纪小,一人的想法难免偏于片面,集思广益,我也想听听他们的建议。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汗阿玛。汗阿玛,您打算如何做?”

康熙见齐佑将问题抛了回来,既恼怒,又不能发火。

齐佑说得对,在这么大的事情上,肯定需要朝议后决定。

只是,康熙很怀疑齐佑是故意的,他知道朝臣们议事的拖拖拉拉,经久不决,所以干脆先让他们先议个没完没了之后再说。

康熙心中一动,说道:“明日你来御书房,一并商议吧。”

虽说康熙是亲爹,齐佑也得叫他声老狐狸。

他这是要拿自己去对付朝臣,顺便让自己体会一二他的艰辛了。

齐佑也想速战速决,爽快地应了下来。

第二天,齐佑去到乾清宫,看到李光地索额图佟国纲等,南书房行走之人都来了。太子赫然在列,坐在康熙的下首。

齐佑一进屋,所有人都朝他看来,神色各异。他坦然自得上前,向康熙与太子分别请安。

康熙神色温和叫起,太子看了齐佑一眼,神色很是微妙,很快笑着说道:“七弟来了,快来我身边坐。”

齐佑笑着道了谢,说了声不敢,“我年纪轻轻,是来向诸位学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诸位都算得上是我的先生,我在旁边站着看就好。”

康熙未置可否,让梁九功在角落处摆了张椅子让齐佑坐了,朗声道:“噶尔丹来犯喀尔喀之事,你们都早已知晓。与罗刹国的和谈,还得继续进行,此事交由理藩院去与罗刹国联络。”

理藩院的尚书阿喇尼忙出列应下,问道:“皇上,这次的使臣团,可还是由索大人主使,领着人前去商议和谈?”

康熙说道:“先与罗刹国确定好地点,得到他们的回应之后再定。”

阿喇尼领旨,眼神在齐佑身上扫过,说道:“皇上,喀尔喀的部落前来投诚,同时请求将从噶尔丹手上救回的百姓,让他们回到原部落去。奴才以为他们的请求甚为合理,既然救了下来,再留下他们,不但要贴补粮食,还得了埋怨,实属得不偿失。只李总管一直拦着他们,已经引得他们颇为不满。眼见就要过年,奴才以为,不若放他们回去,对大清,对喀尔喀,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