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小佛只见一团红光往自己砸来,不及细想,伸手抱了过去,只觉得身子一沉,重重砸在地上,后背一痛,失去了知觉。

等小佛醒来,只觉得触手柔软,身子并无大碍,但细胞的正常感应让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伤的不轻,正思讨间,就见一团火红挡在眼前,一只温柔的小手摸着自己的额头。

暗运灵气,身体的细胞暖意被灵气修复,心神慢慢恢复正常,再次睁开眼,发现一个身着红装的少女正背对着自己,不由想起晕倒前的情景,感情这红衣女子把自己砸伤,又救了回来,老套的偶遇情节,不由让小佛有些好笑。

可是当这红衣少女转过头来,小佛的眼睛再次定格,红衣红的刺眼,可白也白的亮丽,这位少女当的起那冰雪玉肌四个字,圆润的瓜子脸,柳叶眉,琼鼻玉吻,艳丽清纯。尤其是那两汪清泉,如雪山之水,清纯干冽,让人心神俱宁,玉颈雪白嫩滑,柔润的颈线引入暇思。再往下看,哦,卖糕的,嫩、极嫩,曲线玲珑,亭亭如荷,让人不忍亵渎,只有美丽的震撼与眩目的观感。

只见红衣少女轻启朱唇,端着一碗细滑白嫩的迷粥送至小佛嘴前:“公子,能否食用一些细粥,都怪我,让公子受伤不起,请让我来服侍你吃些吧。”

小佛乖乖地张开嘴,轻轻吞下这口极口白粥,心里那个美啊,就象三伏天吃了一客冰淇淋一样,爽而满足。

见小佛可以进食,红衣少女喜上眉梢,俏皮的神色渐浓,一边喂小佛吃粥,一边跟他聊了起来,原来,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当今温侯王允的义女貂蝉,今早出城送信回来时风雪迷漫,一时心急,又逢官道无人,是以纵马狂奔,没想到小佛虽然身着黑衣,但风雪披肩,二人竟发觉,才生出如此事端,她本性善良,一想到小佛可能因为自己而死正心内惴惴,见他苏醒,心内大定。

小佛见她笑脸嫣然,声音如清脆玉謦般好听,不由心情大好,胃口也是大开,一会,就将她手中白粥接食一空,身子也热乎了起来,哎哟一声,坐起身来。

见他竟然突然坐起,惊得貂蝉不轻,轻呼一声,赶忙上前搀扶,肌肤相接间,冰嫩柔滑,果是玉人儿。

两人一见如故,本就是年青人心性,这貂蝉原本就青春年少,不经世事,又为温侯义女,平日里家教甚严,少有人能够倾心相谈,二人相谈甚欢。

这貂蝉自从懂事以来,便被王允收养,刻意调教,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而且对经传史籍也是耳熟能详,这正中小佛下怀,引导着她把董卓的事迹都讲了个通透。

原来,关东诸侯联盟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被逼无奈,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便起意迁都长安,不仅在迁都前焚烧了洛阳宫殿,更是不顾遗臭万年,发掘洛阳古陵墓,搜罗奇珍异宝,席卷而走。次年,到达长安后,董卓自封为太师之职,自称尚父,逾制乘坐青盖金华车;还把自己的弟弟董旻升为左将军,封鄠侯;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典兵;宗族内外的许多亲戚都在朝廷任职。

更为离谱的是董卓还筑郿坞,囤积了三十年的粮食用以自守。这一举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体现了董卓枭雄的心性,董卓执政,法令苛酷,爱好酷刑,最喜调制相互告发之势,造成不少冤案,而且滥发货币,强取豪夺,民怨积聚,其结果如王莽一样,造成通货崩溃,世风日下。

见貂蝉年纪轻轻,却有着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恩怨分明的立场,小佛钦佩不矣,听她意思,对董卓所为极为不耻,却又有着一股强烈的参与意识,表现出一种少女少有的成熟和睿智。

“蝉妹,听你意思,这董卓乃是民愤极大的恶贼,为何你们不取而代之,以你义父之能,又有着极好的声誉,在些乱世之中,一呼而起,从者必众,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乃是我辈当为之事,何不快哉?”虽然对貂蝉的故事以前听过,但时日久远,小佛不知真实的历史到底是如何演绎的,貂蝉又是何种角色,是以有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