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贵这两年跟梁储积怨已深,冷笑道:“便是王侍郎答应,陛下也不会答应。梁阁老如此自信,或可去陛下跟前论及此事。”
梁储质问道:“难道我说错了吗?王侍郎立下的,都是赫赫战功,战功便当封爵。一个区区伯爵,自然不能昭示王侍郎武功,所以我才说应该直接封侯爵。”
“呵呵。”靳贵懒得再胡扯。
杨一清说道:“一个左侍郎,且必须在吏部或兵部。再升翰林院职务,并把文勋加到极致,赐下无数赏田和金银。此外,再封赏他的父母、兄弟、妻儿,他兄弟的儿子也该荫封。听说王侍郎还有一妾室,他的妾室亦给诰命,如此足显朝廷之恩遇。”
杨廷和虽然有点不待见杨一清,但不得不承认,杨一清确实比梁储更靠谱。当即点头说:“便依邃庵所言,呈去给陛下过目吧。”
第二天,朱厚照便收到内阁回复,封赏如下:
升王渊为兵部左侍郎,兼升翰林学士(名誉虚职),授资善大夫(正二品散阶),授资治尹(正三品文勋),詹事府少詹事职务不变。
封王渊之母王姜氏,为正三品淑人;封王渊之妻黄峨,为正三品淑人;封王渊之妾香香,为正四品恭人。
授王渊之父王全,为锦衣卫千户(虚职,不可世袭);授王渊之兄王猛,为武德将军(正五品武勋);荫王渊之侄王腾,为锦衣卫百户(虚职,不可世袭)。
赏王渊良田千亩,金百两,银千两。
朱厚照随口笑笑,对随侍太监说:“朕不满意,打回内阁!”
四位阁臣都疯了,方方面面已顾及到,还能如何封赏?
很快,修改过的封赏方案,再次送到豹房让皇帝过目。
这次又多了如下内容:追封王渊之祖父王恩,为吏部侍郎;追封王渊之祖母(内阁不知姓名),正三品淑人;追封王渊之曾祖王洪,为礼部侍郎;追封王渊之曾祖母(内阁不知姓名),为正三品淑人。
王渊祖上三代,包括已死之人,全都被封了个遍。
朱厚照还是不满意,再次打回内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