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

过你?”

难怪姚闵会这么认为,毕竟席舟算是温随的入门师父。

旁人眼里,虽然温随确实天赋超群,但他接触反曲弓的时间毕竟还短。

姚闵调整一般学员的教学进度放在温随身上,已经是在尽力往前赶了。

可不用瞄准器的这种打法掌握难度极大,她连袁锰都还没教,温随那天却不仅用了这种打法,还顶着压力在赛场上发挥到极致。

除了席舟,在她看来没有别的可能。

对于姚闵的疑问,温随却没法直接承认,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说,于是在她再度发问前模棱两可地应了一声。

姚闵显然以为他仍在谦虚,“是他教的就是他教的呗,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不过你能学这么快,确实相当难得了,真是做这块儿料的。”

“……”温随沉默。

所幸姚闵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年底即将举办的省冠军赛。

她几乎已经把明年的参赛计划都给温随排好了。

校园的道旁遍洒落叶,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秋尽,距离初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去十三个月。

原主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偶尔温随看到什么东西,也会有些别人没讲过的小细节萌生在脑海,然而原主仍旧没回来。

或许还不到时候,但无论如何,他其实都应该默默等待,不该让“自己”过多地超越原主去存在。

温随第一次觉得,自己原来也是这么不冷静的人。

明明当初确定目标,他还经过许多考虑,搬出立得住脚的理由,每步行事深思熟虑。

可那天在赛场上,他该是能预料到的。

预料到那种打法可能过于引人注目。

也清楚明白倘若坚称是靠自己领悟出来、跟席舟无关,估计姚闵决计不会相信,因为那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但那天温随迫切地想要打出10环,如果不用那种方法,靠瞄准器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即便已经隐约预感到,对自己的身份来说是铤而走险,必须要赢的想法仍旧坚定了他的选择。

就算因此引人怀疑,他也绝不后悔。

温随离开后,姚闵越想越感叹,这孩子真是她执教生涯里遇到最让人惊喜的好苗子了。

他刚说的那些,其实就是箭术中的“偏瞄”法。

曾经有人统计过,在全国青少年射箭教练员中会教学员在大风天气采用“偏瞄”的只有10.4%。

而被教的学员里能学会这种方法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为这种技术很难掌握,通常从小开始练,例如天气好的时候十只箭打左下八环,另外十只箭右上八环……

在不断熟悉瞄点和十环距离的同时,体会瞄点不同给箭飞行带来的变化,判断遇到大风天气时该怎样偏瞄,往什么方向偏、具体偏多少度。

需要像这样不停地练习打“区域”,历经无数次失败,还得具备一定的根基,才能找到那点所谓的“感觉”。

而且除了技术,采用偏瞄意味着射箭时瞄点已经脱离箭靶“黄心”,乃至相去甚远。

这时就是对射手的极大考验,自信心和勇气缺一不可。

因为不仅要敢瞄,还得要敢撒。

实在是温随带来的惊喜太大,姚闵独自在办公室琢磨了一会儿,拨通席舟的电话。

她想正式感谢师弟给自己麾下输送的这个人才。

此时此刻,她心里甚至已经开始有种期待,将有望带出一位世界冠军。

姚闵平常可极少这么不淡定,委实对于一名教练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种事更令人兴奋了。

然而听完她在电话那边的讲述,席舟却陷

入沉默。

他还没看过温随比赛现场的完整录像,他所知的仅仅是结果,过程十分有限。

这有限之外,就包括姚闵着重渲染的、温随那手“精妙绝伦”的偏瞄技术。

姚闵正说到兴头上,突然感觉听筒里过于安静,“怎么没声音了?你还在吗席舟?”

席舟陡然反应过来,“我在……我听着呢。”

“我还以为你是看自己徒弟太出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姚闵好心情地调侃。

席舟低低笑了笑,不明意味地嗯了一声。

姚闵刚想说,你怎么跟温随说话方式都一样,他“嗯”你也“嗯”,结果席舟道,“有个电话打进来,师姐你稍等。”

“哦我也没别的事,就跟你报个喜,你忙,不用回了。”

电话主动被切断,席舟点开来电显示,刚刚打进的是个骚扰电话,他没回,也没有再拨给姚闵。

他凝视着手机屏幕,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她说的话。

她问,“你这么快就教会他偏瞄,是怎么做到的?有诀窍吗?”

后来她自己又说,“还得是温随悟性高。”

姚闵显然认为,是他教了会他偏瞄。

可席舟自己却知道,他根本都还没来得及教温随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