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比自己大七岁的大哥刚好被省重点特招走,要去市里读书。
父母就想着,实在不行把楚姜带着跟过去,在市里开个小饭店,能赚更多的钱,也方便照应楚东。
但楚姜那年冬天病的很重,差点没挺过来,把家里攒着去市里开店的钱花得干干净净。
家里没有人责备七岁的楚姜,父母从始至终没有和他提过去市里开店的想法,楚东也总是说自己的住校生活很不错,老师照顾,同学也好相处,一切都很好。
这件事情,是楚姜前两年在家里大扫除的时候,从旧报纸和杂志里面翻出来的。
楚河英梅当时是认真做过规划的,去市里哪个地段,是租还是买,以及怎么办理小学的借读手续什么的,剪贴画一样把很多资料收集好。
他是顺着年份倒推,想到自己情况最严重的那次住院,才猜出来的。
楚姜知道,本就体弱的小孩生病属于不可抗力,受罪的是自己,心疼的是家人,没有谁责备过楚姜,要不是你生病花钱,家里很早就可以去市里开店,还能赶上市里这些年腾飞的经济发展红利。
但他还是有点遗憾,有点怨自己,为什么成为九十九步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的阻碍。
楚姜心思挺重的,这事父母和大哥没让自己知道,就说明不想让他乱想,所以他把收集的旧资料放回原处,自己难受归难受,没让楚河英梅看出什么来。
现在听到父母提到去市里开店的事情,还问楚姜会不会舍不得这家小饭店时,楚姜立刻演技上线,露出些许惊讶后,表达出三分不舍三分对父母的信任以及四分对市里新店的向往。
啧,就这种很会拿捏父母心情的小孩,一般都按照别人家孩子严肃处理。
楚河英梅听得果然心花怒放,孩子舍不得现在这个小饭店是正常的,小姜最恋旧了。
但孩子总是信任依恋父母的,他愿意牢牢跟在后面支持,对未来有期待有向往,让夫妻俩也觉得信心满满。
父母期望孩子独立自主,但又喜欢看依赖崇拜自己的样子,楚姜这个反应,就是很典型的心机崽,把楚河英梅哄得眉开眼笑。
连读者们都没看出来楚姜其实知道去市里开店的过往,以为他第一次听,这反应还怪讨人喜欢的。
“小姜,等这批花馍卖出去了,给你买个品牌羽绒服,再给你大哥买件羊绒衫。”
英梅心情好,就想打扮自家两个孩子,品质好的羽绒服和羊绒衫都要上千,她以前舍不得买,但现在就想花钱。
“不用,我现在的羽绒服挺暖和的,等长个子再买也来得及,给大哥买羊绒衫就行。”楚姜用自己还会长个子拒绝。
别看他们这里是个县城,但是商场里的品牌羽绒服贵的夸张,小几千,买给财迷姜,到底是他穿羽绒服还是羽绒服穿他?万一划着或弄破怎么办?
看英梅还准备再说,楚姜立刻把自己刚才塑的小汽车摆出来,“看,小汽车,我们要不然再塑一点儿童玩具,限量,卖贵点!”
楚姜现在眼睛里只有两个字,赚钱,谁都不能耽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