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老罗家的孩子在国外,不一定能回来,那多装几款花。”如果家里过节年轻人比较少,那英梅可以适当减少礼盒里面的萌版造型,多放几个花朵造型。
楚姜刚把手上塑好的花馍放下,听到这句有点好奇,“老罗家?是去年大年初三来拜年的叔叔吗?”
“不是那个,是另外一个。记不记得送你哥上大学的时候,你爸有个朋友知道,开车来接大家在市里吃了个饭,脸有点圆,和你爸差不多高。”
“哦,想起来了。”
楚姜从小是出了名的身体不好,逢年过节为了不受冻或专心修养,有些社交活动是不带他的,所以和家里的交际关系有些脱节,要再问一下才能精准认人。
家里离省会城市不算太远,他家说的市里基本就是指省会城市。
楚东上大学的时候有两种买票方案,一是从县城出发坐火车中转去学校,二就是直接去市里的高铁站,可以直达学校,速度比飞机还快。
那算是楚姜第一次出远门,不管是坐车去市里,还是到高铁站取票,到后面看到大学居然还会来接新生,哪怕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他的印象还是很深。
因为楚姜多问了一句,楚河和英梅也就顺着这位朋友继续聊下去了,等楚姜中考结束,他们就可以准备换地方,麻烦一下朋友帮忙找找市里的店面了。
这个决定是夫妻俩之前就做好的,他们两个都没什么牵挂的长辈,所以就想离孩子近一点。
虽然舍不得眼前这个开了十多年的小店,但是等楚姜考去市里的高中,以后和他哥楚东一样,在外地读书甚至找工作,就剩他们夫妻俩也挺没意思的。
夫妻俩去市里开店,一是能就近照顾楚姜三年高中,二是市里交通更便捷,楚东每次回来也不用那么麻烦转车。
再说,他们夫妻俩不说厨艺比得上那些酒楼主厨,但也绝对不差,去市里开店发展肯定也更好,谁会拒绝多赚些钱。
楚东今年大四,读研的事情很顺利,所以至少还会在学校呆三年,夫妻俩也想辛苦拼三年,给两个孩子多攒点钱,以后不管楚东是继续读博还是楚姜读大学,有钱就是底气。
爱是很复杂的东西,不好具体指代什么,但是楚河英梅这种尽自己所能攒钱给孩子,以备对抗未来风险,就是爱之深,谋之远。
夫妻俩相互扶持这些年,知道曾经差点实现的去市里开店,是彼此不挑明的一个执念。
所以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挺兴奋的,连楚姜把预定量和礼盒款都塑好,揪着剩下一点的面团和颜料开始捏小汽车都没看到。
——哇,我喜欢小姜家的氛围,可能经济条件一时不算太好,但这种拧成一股劲往前冲的感觉特别好。
——虽然没见过小姜的大哥,但感觉他们一家四口,都是很认真很努力的性格,真好!
——去市里开店好啊,这种良心小店就应该发大财赚大钱,本云顾客投赞成票。
奋斗这个词本身,就很有色彩感,像是要燃烧的火焰,会让平凡也变得与众不同。
楚姜边听边塑自己捏着玩的小汽车,小轮船的,他是完全赞同父母想法的,因为自己小学的时候,家里就有过这个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