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把来自上河村的参薯还有野菜都带过石门去出售,只为让日益亏本的小卖部能够挺下去。
当时的王凯想得简单,参薯面包是不太好吃,但味道还算特别,可以当作杂粮点心卖,他也确实成功了,毕竟被石门强化过的食物风味都有所增强,参薯面包虽然带了点酸涩味却很耐吃,那时候他把参薯面包卖得比馒头更便宜,一条参薯面包只卖五毛钱,他也依旧有得赚。
不光参薯,村子周围的野菜也在他的经营范围,那时候的王凯把上河村的野菜晒成干带到家里小卖铺里卖,也增加过些许利润。
不过那时候起早贪黑赚的纯粹是辛苦钱,这辈子王凯已经没有再一次去赔本赚吆喝的兴趣了,毕竟小卖部用心经营,大富大贵不用想,但也算是细水长流。
生意其实并不好做,王春城和林佳音很清楚如果没有儿子,他俩根本没法把小卖部给开下来,他俩也是开了小卖部以后才理解为什么同一道街道上之前先后有过两家小卖铺都先后关门大吉。
折腾来,折腾去,就这么到了暑假。
初二下半年的期末考试王凯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在全年级也排在前五名,王春城和林佳音心思全在小卖部上,每天守着小卖铺眼巴巴等人上门是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偶尔出去进货就跟放风一样,算是难得的消遣。
夫妻俩依然不知道儿子的学习成绩,生意忙的时候还考虑让儿子辍学,就好好经营家里的小卖部。
王春城很后悔,以前要是早点发现儿子的经商天赋,家里早就撤掉自行车摊开小卖部了,坐在家里就能来钱,不风吹日晒,多舒服!
有进账,家里给王凯的买菜钱就稍微充裕些,虽然夫妻俩也时常有好几天忘记把买菜钱给儿子的情况,但王凯始终没饿着他们。
月初的时候能有参薯馒头和参薯面包吃,到月中和月末的时候就煮挂面撒些自家种的蒜苗、青菜,有时候也干脆用对面世界带回来的野菜干,总之都足够两口子吃饱。
上辈子同样的时间里王凯从外头捡回来过许多罐头瓶,洗干净用开水烫过以后就带到对面世界藏起来,等王凯把野菜采摘回来以后用水洗干净,先晾到半蔫,然后切小段用粗盐腌渍到罐头瓶里,能保鲜好多天。
十个罐头瓶就够解决王凯全家大半个月的蔬菜问题,要做饭的时候野菜干从罐头瓶里捞出来只用冲掉盐粒然后稍微泡一会儿就能吃,不同的野菜各有风味,非常下饭。
那时候给生活逼迫着,王凯真的会过许多本领,王凯一手做泡菜的技术就是那时候专门向周围街坊邻居的老年人学习的。
现在经济还是拮据,但省省还是买了几个密封性良好的泡菜坛回家,王凯第一次很奢侈地用新采摘的甜菜球腌渍了泡菜,金黄色的腌酸菜切丝拌在面里配上油泼辣子,爸爸妈妈吃得满头大汗,舒爽无比。
罐头瓶他也准备了几个,除了做盐渍咸菜外还能装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