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汴不动作,只是打量着对方,猜测这就是蔡邕。
他本就靠前,又不行礼,顿时显得十分抢眼,蔡邕的余光不可避免的扫到他的身上,继而又看到了一旁的曹操。
蔡邕一怔,像没想到这小子会来这,他隐晦的对曹操颔首,彼时曹操也已行完礼,搁了双臂,对着蔡邕的招呼回以微笑。
蔡邕坐定,开始讲授。
蔡邕熟读各类典籍,学富五车,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偌大的课堂,除了他温吞又洪亮的声音,竟再无杂音。
但柳汴是听不懂的,对方满口文言文,这让他产生很大了阅读障碍。
老师讲课赛催眠,这件事几乎要横穿古今。
他听了没一会儿,困意便席卷而来,双眼点点垂落,却强撑着,头颅也在一下下打着磕。他大脑一阵一阵的放空,耳边那絮絮叨叨的讲课声逐渐飘远。
终于,他实在受不住这困意袭扰的难受劲,因此悄悄退了出去。
在迈出门的那一刻他还在庆幸,得亏自己未雨绸缪,他就知道自己上课得打盹。
他出门径直走进一处长廊下,坐到低矮的栏杆上,头倚柱子。
曹操的任务就是陪着柳汴,因此不管他在课上听得如何过瘾,见柳汴出去,也忙抬腿跟着。
柳汴打了个哈欠,眼含泪花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曹操,说,“抱歉,蔡邕讲的不错,是我太困了。”
曹操笑道,“是某考虑不周,殿下平日在宫里课业甚重,如今好容易出宫一趟,还没某带着听课。”
被冷风一吹,柳汴的困意也散去来。
“曹校尉去过荆州么?”柳汴问。
曹操说,“臣年少时曾去过几次。”
柳汴问,“荆州......好么?”
曹操依稀察觉出什么,他凤眸微垂,看到柳汴少年眼眸里盛满对外界的向往。
这是年轻人才有的蓬勃朝气,好像一只鸟,迫不及待的抛去所有枷锁,展翅高飞,跨越河山大川,去做游侠,去做隐士,有恣意潇洒,有名士风流。
曹操抿抿唇,他觉得他需要将一些事情对这个不谙世事的小皇子说清楚。
而且,他想到现在朝中有关于立太子的流言蜚语,与何进的步步为营。他觉得他需要将天下的大体情况告诉这个旧居深宫的少年,若日后登临大位,或许对方可以善待这早已千疮百孔的天下。
“荆州......”曹操略微沉吟片刻,方道,“山清水秀,景色不错,且下官这些年听闻,在荆州担任太守的刘景升励精图治,当地生活还算安稳。”
柳汴暗暗点头,像是松了口气,对自己挑选的地方十分满意。
曹操见柳汴如此神情,继续补充道,“但刘景升殚精竭虑,穷尽全力,也不过堪堪使一州之地勉强安稳。北方诸郡恰如殿下课前听到的那般,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这还是在皇城郊外,若其他州郡,又该死去多少人?西凉外族虎视眈眈,可朝中仍有蛀虫。”
曹操神情并不激烈,却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肃郁,语气低沉,如将一卷残破不堪的画卷缓缓打开,展送到柳汴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