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古代结束+一本书……

钟意看了信,还没翻开过书,他打算在飞机上跟萧慎行一起看。

……

故事的最初,是一个名叫寻梦的作者想寻找写小说的灵感,被朋友推荐了h市,她来时,钟意那天正在做月饼。

队伍排得特别长,寻梦从未排过那么长的队,她站到队伍尾巴上没多久就后悔了,因为她在网上看到,要排大半天才能买到吃的。

她是想离开的,可一回头,看到身后多了好多人,就她在网上看评论的那点时间。

人就是这样,处在一个中间位置的时候就会觉得都已经到这儿了,不如再排会儿,现在走了多可惜啊。

可又觉得前面好慢啊,好难等,为什么还不到。

自己把自己困在了那里,怎么都有些烦。

寻梦想及时止损,可朋友一直劝,让她一定要买到月饼,说去h市一趟,不吃钟记小炒摊,会一辈子遗憾的。

朋友还教她,闲着没事就听周围人聊天,不也是收集素材嘛。

还劝她,写小说不一定老想着什么高大上,其实接地气的小说一样有的是读者爱看,例如种田文。

就那种,男主一顿吃八个包子,然后脱了上衣光着膀子露出古铜色的胸膛,去村口挑粪。

寻梦:……

文字可太神奇了,竟能做到一句话又涩又土。

朋友还在滔滔不绝,说镜头给到腰间,那里别着一把砍刀,遮住了半边腰线,却能看到男人的八块腹肌,这次男主是上山去砍柴的。

还让寻梦找找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

寻梦一边想着我信了你的邪,一边观察起了四周。

最后怒回朋友,说没看到。

朋友在那边截图聊天时间,说打发时间多快,聊聊天,一下半个小时就过去了,现在更舍不得走了吧?

寻梦彻底被不靠谱的朋友坑在了长长的队伍里,继续等待月饼出炉。

因为真舍不得走,她便真的仔细观察起了在排队的人。

寻梦发现这队伍里真的什么人都有,有人一个接一个地接着电话,有人自带凳子跟电脑,噼里啪啦代码,有人看考研书,有人在做题,还有人在织毛衣,送娃娃让关注公众号。

队伍很长,好像并没有多少人觉得无聊,他们各自都有事做,也对即将吃到的美食无比期待。

队伍的最前方是有香味传来的,寻梦闻着香味,再看看周围都有事做的食客们,心中的烦闷好像也被抚平了许多。

但她还没找到事做,连朋友也要忙工作,没时间陪她聊天了。

可能是看她跺了几次脚,又连着叹气,后面一个男生主动与她搭话,询问她是否很无聊。

寻梦想,是的,很无聊。

于是她回问男生,“所以为什么你们愿意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就为了买两个月饼呢?”

男生笑了下,说:“你应该还没吃过小老板做的吃食吧,如果你吃到了,应该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寻梦当时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她觉得这样长的队,她不会再排第二次了。

男生便问起寻梦是不是外地来的客人,要留在h市留几天。

寻梦没回答,男生可能也意识到他这样问,很引人防备,先把自己的一个演员证给寻梦看了。

“我叫方景同,在影视城工作,是一名群演,经常来排队,小老板和很多食客都认识我。”

“我问你这些也没坏心,只是想跟你打个赌,我想如果你明天还在h市的话,你一定会来的。”

方景同说得很笃定,但寻梦依旧不理解,“为什么?”

“就算月饼好吃,可也没有必要连着几天都来。”

方景同就掰着手指头跟她讲,他最初是怎么被吸引的,又是怎么看着这个摊子前的队伍越排越长的。

“味道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很舒服,很自在,可以随心所欲地交谈。小老板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看着可正经了,却经常拿我们吃不到的吃食来逗我们。”

“不过又很心软,我们想要吃什么,多跟他说几句软话,他就会安排上。而且价格很便宜,绝对地物超所值。”

“我们经常说小老板来这儿摆摊就是来做慈善的。”

“其实就算你明天真的不来,我赌输了也没关系,可以先感受下今天,既然已经来了,便多享受下这空气中的香味,或者你想跟人聊天吗,我喊人啊。”

方景同说了好多话,寻梦算是个宅女,很少这样跟陌生人交谈,以至于她也很好奇,方景同为什么要照顾她。

“不是照顾,就是聊聊天,你打发时间我也打发时间。借用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相遇就是缘,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在同一个摊子前排在了前后位,也算是缘分吧。”

“我这样说,你有感觉到不舒服吗?”

寻梦摇头,这并没有触及到她什么不适的地方,她突然就想答应方景同的提议,找几个人聊天。

方景同是有些社牛在身上的,寻梦一点头他就拉了好几个人,他们围成了一个圈聊天,主要聊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或吃到的瓜,甚至还有各种好物分享。

寻梦大多数时候安静听着,偶尔插一句。等大家聊完了自己的事,午饭时间到了,有其他摊位上的老板来问他们想吃什么,给送过来。

也有人自己离开了队伍去买东西,买完回来站在了原位,并没有人挤掉离开那个人的位置往前一步。

他们这一群人中,是方景同跑去买的吃食,给大家都带了。

方景同还多买了一份卤肥肠请大家吃,不过想吃肥肠的人都主动要a钱给他,都是普通打工人,挣点钱不容易,没必要为偶然相识,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的陌生人破费。

寻梦也想吃肥肠,因为那份肥肠看起来油亮亮的,特别有食欲。

她让方景同帮忙带的主食是手抓饼,寻梦就借了别人的筷子夹了肥肠放在手抓饼里夹着吃。

手抓饼的味道尚可,没什么惊艳感,但肥肠处于软糯又带着一些嚼劲的区间卤得特别入味味特别香,她一下就爱上了。

寻梦问方景同,“肥肠你在哪家买的,我也想一会儿去带一份走。”

方景同顿时就笑了,“那你估计得现在去买,他们家肥肠也非常紧俏,一般三四点就卖完了。”

“卖肥肠的摊主是小老板的徒弟。”

寻梦有些吃惊,“小老板还有徒弟吗?”

她对钟意是真的不了解,完全是靠朋友指引才能找到摊子的。

方景同就给寻梦介绍了下小老板徒弟的事,好多个,像搞批发收的一样。

不过徒弟们做的吃食也非常好吃,尤其是晚上的宵夜。

方景同建议寻梦,“如果你明天不来排月饼了,可以去吃宵夜,也在这儿排队,”方景同指着旁边已经站了好些人的队伍说:“排这边就行。”

对于大家中午就来排晚上的宵夜这事寻梦不觉得吃惊了,毕竟她自己早上就来排下午才开始卖的月饼。

寻梦点点头,打算明天来试试看。

她被方景同带着去买了一份肥肠,打包带回去当晚餐。

下午的时候大家继续聊天,知道寻梦是外地来的,大家七嘴八舌给她规划起了旅游路线,让她拿手机记。

哪里的景点好玩,哪里的东西好吃,坐多少路公交可以从哪儿到哪儿,说了好多。

不过最后寻梦一样都没用上,从第一天来后,她便每天都来小吃街,来钟记小炒摊排队。

因为她吃到了非常非常好吃的月饼,还在排队的时候过得很开心,与不认识的陌生人说了好多话,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大家没有留联系方式,但她晚上回去回想时,能记起每个人的长相,记得他们说的趣事,还记得夹在手抓饼里的肥肠,比她后面买的似乎要香一些。

寻梦觉得她好像找到了灵感,她想写一群可爱的陌生人。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也许她可以再去钟记小炒摊结实一些人,听听更多的故事,再听听他们与钟意的缘分。

第二天再去排队时,寻梦带上了录音笔和笔记本和笔。

她到的时候,看到了站在树下吃蚵仔煎的方景同,队伍已经有些长了,但他没去排队,似乎在等人。

等看到寻梦,方景同笑着同她打招呼,“早,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寻梦指着他手上的早餐,问在哪里买的,方景同便带她去。

寻梦又问,“你是在等我吗?”

方景同承认了,“是,想赌一下自己有没有猜错。”

寻梦道:“那如果我没来呢?”

方景同说:“如果没来,应该就是要排宵夜摊吧。”

寻梦没问如果她不来,方景同会不会失望,这个时候他们还只是聊过天的陌生人而已。

两人在排队时又成了前后位,巧的是,寻梦前面那个女生也是昨天一块儿聊过天的,寻梦想,她和方景同不算缘分,和这个女生才是。

三人依然凑在一起说话,看到寻梦带了笔记本,就问她想写什么。

寻梦坦言,她想写钟记小炒摊上一些食客的故事。

女生和方景同都挺感兴趣的,说愿意给她提供素材。

在小老板摊子上吃了那么久,对他卖过什么菜,对那些菜的味道记得清清楚楚。

寻梦觉得她应该感谢方景同这个热心肠,所以决定就从他的故事听起。

然后这本书的正文开始了,故事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是每个人的口述,由寻梦转为文字,最后整理成册。

钟意在书上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有他的粉丝,那个叫靳妙妙的小姑娘,有他的徒弟,王洲和孙辉,有一对同样做群演的小情侣,还有冯彬这个主播,有学生的家长,有太阳花奶奶团,就是那群每天来得特别早,总排在前面的奶奶们。

这本书从钟意去摆摊那年的中秋节开始写起,一直到今年年初才上线售卖,中间相隔了好几年。

当然,成绩斐然,这本书从上线开始就成了大爆款,据说初印就大胆地印了五十万册。结果不够卖,现在已经开始加印了。

书分了上中下三册,每一册都挺厚的。

数了数上面的名字,钟意想,原来不知不觉中,他的钟记小炒摊与好多人都有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