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思忖间,沈钰面上已经带了几分不好意思,低头笑道:“让陛下见笑了,微臣出身乡野,书籍极为难得,如今侥幸进了翰林院,见了这么多藏书,心中自是欣喜万分,便大着胆子回家默写了两本。”
元嘉帝却摆手道:“翰林院并未禁止翰林抄书,你能将书背下回去默写出来,那是你的本事,朕不过随口一问,你无需惶恐。”
沈钰心头一松,又听元嘉帝沉声问道:“农家子念书,当真如此艰难?”
沈钰微微抬眼,见元嘉帝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透过窗子望向辽远的蓝天,不由微微一怔,沉默了一瞬才开口道:“回陛下,寒门学子念书确实不易,庄户人家靠天吃饭,每年的收成也就够全家填饱肚子,即便有所结余,想要送孩子上学,束脩和书本费用也是一桩难事,还有笔墨纸砚的花销,微臣家人口少,全家供微臣念书,先时也有不少难处,等到微臣中了秀才进了县学后才慢慢好转。”
沈钰的情况,元嘉帝已经让人查了个清清楚楚,更好奇的是另一桩事:“朕听说当年你家先祖显灵庇佑于你,可有此事?”
沈钰面上淡定,心中却很是无奈。谎言说了无数遍,现在也不能在元嘉帝面前自打耳光,只能认了。也不知元嘉帝有一天得知了真相,会不会恼怒之下将自己拖出去斩了。
见沈钰点头,元嘉帝和陆衍眼中都浮现出几分诧异之色,又仔细打量了沈钰一番,心中暗道这家伙莫非真是文曲星转世?否则怎么会从小就有种种奇遇?
元嘉帝心下倒是开怀,明君出能臣,似沈钰这等奇人出现,更能证明他这个皇帝当得好嘛!
人嘛,总会下意识地选择性相信对自己有利的看法。元嘉帝对沈钰又生出几分亲近来,忽而问沈钰:“一条鞭法之事,你什么时候琢磨出来的?你那篇策论有所保留,朕想听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沈钰心下一紧,暗自猜测元嘉帝怕是已经打算着手改革之事,这个风口浪尖之上将自己牵扯进来……
沈钰还在犹豫之时,忽而看到一旁陆衍淡定的表情,心下又是一定,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今天陆衍会在场。
这是元嘉帝在无声地提醒他,如今他有后盾,轻易不会被清算。
既然如此,那就是现成的拉好感的机会了。
沈钰嘴角微微上扬,想到当日同傅阁老的对话,心中更是大定,声音不疾不徐,将记忆中一条鞭法的内容缓缓说了出来,就连所谓的火耗银子也没藏着掖着,又结合大楚朝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了一部分。
元嘉帝和陆衍听着,眼中便慢慢浮现出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