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沈钰说完,元嘉帝含笑抚掌:“傅阁老当日果然没说错,你确实有阁老之才。翰林院中经史子集样样不缺,更有许多县学没有的古籍记载。你若有心抄书,不如先从史书抄起。”
沈钰秒懂。
虽然史书经常被讥讽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但历史滚滚几千年,期间生存的人不知凡几,能留下一言半语记载的,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元嘉帝让沈钰先读史书,意在提点他。
沈钰之前在县学时也读过史书,不过如今境遇不同,再通读一回,想来又会有不同的收获。
这么想着,沈钰便点头应了。而后便听见元嘉帝长叹口气:“过了年,京中怕是不会这般风平浪静了。”
沈钰心中一惊,元嘉帝这意思,莫非是明年开年后就要施行一条鞭法了?
不等沈钰反应过来,元嘉帝又忽而回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沈钰,沉声问道:“你当初考中了功名,想来有不少人来找你帮忙吧?为何没答应?”
沈钰登时一头雾水,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元嘉帝,在看到他严肃的表情后,沈钰忽而福至心灵,元嘉帝问的是隐户之事!
当初李河就想把田地挂在沈钰名下避税,被沈钰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如今听了元嘉帝这一问,沈钰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好在当初没答应,看样子元嘉帝这是想一鼓作气整肃朝堂,不但要清财政,还要清隐户。
真要实施起来,怕是真有不少人要倒大霉了!
就连一旁的陆衍脸色都有点不自在,隐户什么的,世家大族名下可有不少。元嘉帝要是下定决心清隐户,世家也得出回血。
沈钰见元嘉帝还等着自己的答复,微微一笑开口道:“朝廷税赋已然是历朝历代最低的,身为大楚百姓,得陛下庇佑才能安居乐业,若是人人避税,朝廷各种安民之举,银钱从何而来?庄户人家愚昧无知,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我等中了功名之人自当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被一时的好处蒙蔽了双眼。”
“说得好!”元嘉帝抚掌大笑,又咬牙怒道,“可恨许多人并不像爱卿这般高瞻远瞩,只想着升官发财。若是让他们身居高位,岂不是要将国库搬空?”
沈钰心说陛下您这是特地敲打我岳父的吗?陆家家大业大,即便嫡系不纳隐户,难保旁系不会做出这等事来。这是在提前给陆衍透口风,让他好好整顿整顿陆氏族人?
再仔细一想,沈钰的脸色又是一苦,今日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官场中人得被自己得罪八成。实在是隐户之事朝廷从未下狠手管过,中了功名后帮人避税收取好处几乎已经成了惯例,沈钰这种不挂田的才是奇葩。即便误打误撞地入了元嘉帝的眼,其他人也得在心里记他一笔。
一旁的陆衍看向沈钰的眼神也很是复杂,暗暗感叹一句这小子的运气可不错。每到关键时刻,总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甩旁人一截。